三是推行“党建+扶贫”模式。今年,我镇坚持抓党建与促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完善“党建+扶贫”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为抓手,顺着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思路,实施“火车头”工程。①村支“两委”换届按照“能人治村”、“贤人治村”的思路,新选出的村支两委班子中,致富能人占50%。所有镇村干部与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为全镇脱贫攻坚找好了“主心骨”。②把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抓实党员教育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结对帮扶工作,把党员活动现场搬进贫困户家中、移到田间地头,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先锋引领作用,打造脱贫攻坚“主力军”。③通过支部书记“领头雁”带动和优秀党员“旗帜”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罗汉果等特色产业。我镇党建促脱贫工作得到了市、县的充分肯定,衡阳市委组织部以我镇为素材拍摄的“衡阳:党建+扶贫 凝聚脱贫攻坚新合力”专题纪录片于12月12日在湖南卫视播放。
(3)村(社区)“两委”换届平稳顺利。我镇严格按照“一推一选”、“十联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等选举程序,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了17个村2个社区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过程中无违纪操作,选举结果公平,没有发生一起到县上访事件。1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新产生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其中女性支书1名;新产生村(居)委会主任19名,其中连选连任17名,支书、主任一肩挑18人;新产生村(居)委会委员51名,其中女性26名,新进村(居)委会班子的6人。村(居)委会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0%,30岁以下成员占4.3%,50岁以上成员占50%。全镇现有村(社区)“两委”干部 109名,其中交叉任职39人。总之,村(社区)“两委”换届贯彻了选优配强的原则,村支“两委”班子整体呈现女性比例提高、学历提升、干部年轻化、贤能化的特点。
(4)推动载体创新。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四联四建”活动,制定了《江口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四联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将三平村总支部定为“五好”党组织示范点,江口村祝家组定为“四有”党小组示范点,玉碧村“两委”班子定为“三为”村干队伍示范点,同福村总支部定为“双带”党员团队示范点。运用示范点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全镇基层党组织平衡发展。
(5)落实基本保障。①推进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在村部建设中,浦塘村、玉碧村、杉林村已经全部完工,正式搬入办公;三平村、胜利村、同福村的新村部建设进入收尾阶段;②完善基础设备。全镇17个村、2个社区的远教设备全部进行更新,都安装了投影仪、电脑、打印机,做到支部全覆盖,并配备远教站点管理员;③加大人才培养。为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培养一批实干型的党员干部,我镇每年培养3名农民大学生,截至今年,我镇共有农民大学生44名。
5、精准扶贫
2014年,我镇识别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615户4150人,2017年通过再次精准识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284户3442人。
今年我镇较好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①实现了2个贫困村摘帽,260户735人脱贫。②1284户贫困户帮扶结对覆盖率达100%。③脱贫攻坚“七大工程”和“七大行动”整体推进,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获得感快速增长。④扶贫工作管理逐步完善。台账资料、资金使用、档案信息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镇采取了整体强化、全面细化的脱贫措施。
(1)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班子成员全部纳入领导小组,同时配备了6名工作人员,扶贫日常工作开展有序推进。
(2)做好再识别工作。通过培训镇村干部熟悉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等流程的相关内容,做好贫困户信息采集,及时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
(3)深入开展“七大工程”、“七大行动”。①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14.9万元,实施通畅工程2.7千米,实施通达工程10.8千米。完成安全饮水投资35.14万元,小型农田水利投资38.12万元,实现了贫困村自来水或压水井入户率达100%。在两个贫困村中,同福村完成了电力改造,胜利村列入2018年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单位。实现贫困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农村通信普及率达100%。完善了贫困村村庄建设规划,开启环境整洁村建设工程。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户39人搬迁住房建设和14户贫困户危房改造。②推进产业脱贫。一是重点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胜利村烟叶、油茶、罗汉果种植和山羊、黄牛、珍珠鸡养殖。发展九龙生态农业园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支持同福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扶持晨华生态农庄带领周边贫困户从事旅游服务业。委托湖南省森香木业有限公司,对接1118户3088人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二是重视发展劳务经济。举办了2场招聘会,签订就业意向书10份,落实就业帮扶20户20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新兴流通业,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四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17年底,全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8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五是完成小额信贷任务。发放扶贫贷款283万元,95户283名贫困人口享受分红,人均分红600元/年,共计16.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