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结果,也是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一)建设“实力花桥”,抓乡村振兴建设,打造经济重镇。2018年,我镇将以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努力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坚持因村制宜,大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依托特色农业和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合作经济等多元化发展途径,打造2―3个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和明星村,壮大一批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每年4万元的标准。学习借鉴江浙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领村域发展的成功模式,推动“一村一特色”产业全域布局。挖掘农业产业优势,整合资源,继续抓好优质水稻、蔬菜、油茶、水果等特色农业生产,鼓励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农产品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争取打造2-3个农产品品牌。鼓励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水果采摘、农业观光、林下经济、现场体验等休闲农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农民参与“互联网+”模式,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业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进一步打造油茶示范乡镇,建设油茶示范园区,大力推行庄园模式,从2018年至2022年用5年时间,新造种植油茶1.5万亩,低改垦复种植油茶5千亩,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绿色生态产业来抓,让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发挥我镇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依托“一山一湖二寺四洞”自然风景,着重发展环龙溪湖自行车赛道、蒋家大屋古名居、虎岩山寺、天光山滑翔基地等旅游特色,通过对农家乐综合提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形成休闲娱乐、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格局,以“美丽花桥、物流之乡”为品牌,打造精品乡村休闲旅游胜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
(二)建设“美丽花桥”,全面优化环境,打造美丽重镇。我镇将继续坚持“生态立镇”的理念,努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1、继续坚持城乡同治不放松。持续深入推进城乡区域洁化、绿化、美化,抓好长效管理,增强农村卫生保洁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以制度规范来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素养的提升。2、继续抓好“整洁乡村”建设不放松。将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保洁机制,继续落实好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兑现奖惩等管理制度,把各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3、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不放松。按照分门别类原则,加快处置历史违建,强力开展“控违拆违”工作,规范土地管理秩序。明晰责任,严格执法。全力支持配合县政府打击“两违”,加大对强占农村土地田地山地和城镇乱搭乱建的打击力度,坚决杜绝新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的产生。
(三)建设“幸福花桥”,扎实推进民生,构建和谐重镇。民生是万事之本。今年,我镇将继续把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民生三感”作为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1、着力打造平安和谐乡镇。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综治民调、禁毒和地下六合彩的整治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集贸市场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定期排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原则,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精准扶贫上见成效。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继续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就业帮扶等模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进一步提质“企业+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模式,发展“双带”队伍和结对帮扶,帮助解决种养技术、产业发展、就业等难题,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逐步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努力实现社保“一卡通”全覆盖、低保规范化、大病医保等重点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破解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难题。继续做好新农合、新农保的征缴工作;按照上级的目标要求和安排部署,早谋划早布局,在规定时间内做好三个贫困村的脱贫退出。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继续推进文体广场、体育活动中心、百姓大舞台等农村文明阵地建设,支持和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鼓励成立民间文艺、体育、公益团队。通过传递正能量、打造文化主阵地、唱响发展主旋律、掌控舆论主动权,为花桥发展凝聚思想合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农村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
(四)建设“魅力花桥”,加强党建引领,铸就廉洁重镇。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新需求,顺应百姓的新期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1、力求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突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大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实施村干“头雁培育”、党员“素质提升”和后备干部“梯队升级”三项工程。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及“双述双评”等工作,增强制度的执行力。2、力求干部作风有新转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县委“十二项规定”等系列禁令。在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全面深入查找“四风”问题,坚决加以整改,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解决“四风”问题,以昂扬向上的党风引领政风,以清廉高效的政风带动积极淳朴的民风。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确保干部作风持续好转。3、力求行政效能有新提升。今年推行设片布点,分工更加明确,真正做到高效率,快节奏,求实效。实行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