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5月15日在小河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世外原乡,建设秀美小河”奋斗目标,主攻乡村振兴和绿色崛起两大主题,坚持“一路两园三基地”工作主线,奋力打响“三大攻坚战”,团结拼搏,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三年获评浏阳市绩效考核农业生态类一等乡镇,实现历史新突破,创造小河“三连冠”,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一年来,我们开源节流、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攀上新高度。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9亿元,新增规上企业3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4万元,实现招商引资1040万元;完成财税总收入1966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地方收入676万元,同比增长38.1%,总体来看,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稳中有进、科学增长。
一年来,我们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着力化解政府债务。全面清理政府债务791万元,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2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带动贫困户274户881人发展产业,全乡产业扶贫覆盖率达79%,转移就业283人,培训贫困劳动力79人,为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133.5万元,2018年共有61户184人实现脱贫,获评“长沙市脱贫攻坚优秀单位”。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治理。扎实落实“六控”“十严禁”,全年共巡查各类单位60余次,全面整治管控环保风险,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过程中实现信访“零投诉”,环保工作排名全市一类;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行为20余起,实现小溪河沿岸500—1000米范围内养殖场全部退出,“河长制”工作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排名全市一类。
一年来,我们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产业发展实现新提升。以打造全域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中国山水画乡为目标,培育三大“特色产业”。做强绿色农产品。种植优质稻3500亩、烤烟1100亩,小河大米通过农业部绿色认证,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30个,与3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做优金丝皇菊。鼓励和引导金丝皇菊企业申报SC认证,种植面积达到300亩。做大农民工艺国画。催生文化经济,全乡开设农村画室6处,培训农民画师430余人,作品远销海外,总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新华社等重要媒体进行集中报道,综合点击量突破5000万次。
一年来,我们提质提档、自我加压,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达5000万元。投资26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全面竣工,提质改造香炉冲、石背冲等道路共计15公里。着力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小坑小学、凰岗完小幼儿园、小河中学学生公寓相继投入使用。田心完小改扩建全面启动,严坪完小标准化建设进入设计阶段。不断优化便民利民配套设施,田心风雨廊桥改造和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全面完成,皇岗大桥、田心集镇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二期项目以及小溪河(皇碑段)河道整治项目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土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土地开发项目一期46亩已进行初步验收,二期101亩正在施工。476亩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项目正在施工,第二期420亩已完成设计评审。完成全乡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修编工作和3个项目经营性集体土地入市前期工作。“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三级网格化工作模式,全面梳理出133项政务服务事项、31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推行精准扶贫“零上门”服务,常态化实行“三代三帮”,创造山区“最多跑一次”改革样板,2018年共为精准扶贫户全程代办业务412项。
一年来,我们做实做细、强化品质,人居环境呈现新面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一户多宅”467户,完成旱厕改造429座。成功创建长沙市卫生镇、长沙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镇、长沙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五星级乡镇,其中潭湾成功创建湖南省卫生村,田心、新河成功创建长沙市卫生村,乌石、潭湾、田心成功创建长沙市两型村庄,田心、皇碑、新河、乌石成功创建长沙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在我乡进行现场观摩,垃圾分类工作吸引省内外近50个单位1000余人相继前来学习交流。加大复绿造绿力度,全年义务植树5.6万株,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我乡获评“中国绿色名镇”,乌石村成功创建“长沙市绿色村庄”。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组织党员群众签订承诺书1.2万余份,精心制作移风易俗客家歌谣,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强力推进殡葬改革,全省率先推行“生态节地树葬”,引发人民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