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塘镇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一、2019年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鲤鱼塘镇紧密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践行“两让”理念,坚持“五讲五规”,突出“党建引领、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社会稳定”四大工作重点,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工作标准、压实工作责任、紧盯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更强、群众生活更富,生态环境更美的东部中心城镇,取得了积极成效。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8亿元,同比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24.3%;财政总收入1124万元,同比增长2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6元,同比增长7%。
一年来,我们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凝聚初心抓党建、强基础,基层组织引领新发展。
鲤鱼塘镇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第一抓手,在加快东部中心城镇的建设中,以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谋划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按照“五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基础,为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主题教育全覆盖。按照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发动所有党员干部参与到主题教育中来,读原著、悟原理,切实做到不分阶段、不划时段,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进一步提升全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认识、工作作风、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方式上党课56堂,开展调研47次,检视问题186个,整改落实问题163个,组织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参与水井清洗、文明劝导、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系列实践活动。强化制度抓落实。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制定月工作提示及任务清单,做到按单落实、按单督查、按单整改。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值班坐班制度、代办服务制度、设岗定责、积分管理等各项规定,着力形成守纪律、讲规矩、重自觉的良好风气。规范阵地抓治理。按照“六室一厅”的规范性布置要求,17个村级阵地全部完成建设,集中力量打造6个县级“五化”建设示范村,一个市级“五化”建设示范村,重新规划建设镇政务服务中心,规范服务窗口,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基层治理更有效,同时投入30万元在各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党建群建齐发力。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始终把群团工作放到中心工作的大格局中统筹安排,努力把党群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风促作风、带民风。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举行第一届广场舞大赛暨群众文艺展演,是近年来鲤鱼塘镇参与人员最多、社会反响较好的一次盛会。利用村部场地,开展书画评比、儿童游乐、棋牌娱乐等多样化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牢记使命抓扶贫、增后劲,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一年来通过“五个一批”脱贫77户233人。扶贫责任全面落实。调整了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领导包村、镇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重新安排了镇派驻村工作队队员,充实了帮扶力量。坚持脱贫攻坚周例会制,工作任务周清周结;开展三轮问题排查,研究制定了《鲤鱼塘镇问题清零工作方案》,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实行台账管理,每季度末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以问题交办卡的形式,逐项交办,限期整改,及时销号,对发现的6大类问题194个全部整改到位。规范整理了全镇620户贫困户的一户一档、一户一袋资料,重新制定目录清单、完善资料台账,做到全镇一个模板、一个标准。综合施策靶向精准。共举办10期贫困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388人次,培训率达到100%。培养产业发展指导员19名,上户宣传扶贫政策1000人次,开展技术指导767人次,协调产业帮扶农户资金106.79万元,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85.12万元。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帮扶贫困户80户,争取帮扶资金36.15万元,帮助241名贫困人口每人年均增收300元。激活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动员321户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争取自主经营奖补资金70.64万元,产值360余万元,带动1011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协调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比率达到100%。脱贫保障更加有力。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等方面得到保障。全面落实贫困家庭教育助学,累计发放19.45万元资助324人次。健康扶贫住院诊疗报销219.85万元,报销比例达91.95%,财政出资39.84万元为1811人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实现全覆盖。实施危房改造5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27户。为38户贫困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46万元。今年的拟脱贫户77户233人预计全部可以顺利脱贫。
(三)全力以赴抓产业、强支撑,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一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宏观调控,强产业、优农业,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5:24:31,工业总产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28.3%。传统农业持续发力。全年种植早稻2.5万亩,一季中稻0.4万亩,双季晚稻3.5万亩,产粮2.8万吨。推广订单农业,全年签约订单合同1.05万亩,经济效益显著。大力发展冬季油菜种植,推广种植冬季油菜1400亩,其中示范基地500亩。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优化烤烟种植区域,严格种植技术要求,降成本,提质量,落实烤烟9300余亩,收购烟叶20655担,产量居全县第一,也是唯一过2万担的乡镇,245户烟农收购资金3278.47万元,平均户收购资金13.38万元。产业项目蓬勃发展。樟田盈泰瑞丰生态农业发展良好,现已完成种植四季果园1800亩,新增水果品种14种,出栏临武鸭10万羽;天门生态观光园初具规模,现已投资3000万元种植桂花、紫薇、罗汉松、红叶石楠等花木4万余株;火里把村龙塘·村舍花园投资500万元种植名贵花卉8000余株;樟田安绿生态农业引进工厂化播种生产线,发展生态订单蔬菜400亩;积极洽谈年出栏5万头的生猪养殖项目和年存栏40万羽的蛋鸡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