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集体经济源头水。继续想方设法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促进各项改革制度释放红利,开拓出支持镇村经济长效发展的“源头活水”;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锻炼机制,打造一支养成“经济思维”,具备“经营头脑”,掌握“增收手段”的基层干部队伍,筑牢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之基;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市场导向,采取“投资拉动、服务创收、产业带动、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得稳、走得远、能壮大、见效快,力争实现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
绘出优质宜居农村景。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五治”工作,加强小微水体治理,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旱厕清零目标;强化宣教监督、细化制度约束,政府机关、村部带头履行“全域限塑”;紧抓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商贩等治理重点,全面推进限塑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打造美丽乡村“限塑”示范点,实现生活垃圾减量70%以上;全力打造浏阳河湿地公园宣教室,十里惠民健身步道,百个美化乡村“微实事”项目,丰富群众生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守护绿水青山,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促进农业、旅游业协同发展。
五、聚焦共建共享,创建枫桥经验示范镇
持续贯彻“1+X”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纵深推进“党建+微网格”体系建设。建立以全体党员为主体,村民小组长、乡贤等群体有机结合的“网格长”工作队伍,构建“微”网格、提供“微”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建立健全矛盾“三三调解机制”,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
持续优化“智慧平台”监控系统。继续整合多平台资源,通过村级自建、党员群众捐款、镇级奖补等方式持续织密“智慧平台”监控网;开发“应急求助哨”“人员调度令”“民意直通车”等多个功能模块,丰富“智慧平台”功能,打造触手可及的综治“云服务”平台,实现安全“云上巡”,不断强化治理效能。
不断释放“6大机制”治理动能。协助镇党委完善“书记议事厅”制度,着力提升各项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化水平;强化“12345”服务效能,确保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认真落实“三联三保”制度,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丰富、整合各类司法资源,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建章建制规范打造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套开展各类培训、演习增强队伍战斗力,提高对地质灾害、森林防火、交通、食安等重点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打好禁毒人民战争,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严从重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聚焦民生福祉,提升高坪群众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不断夯实民生基础。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居民收入;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提升社会保障精准度,鼓励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严格落实国家卫健政策,大力完善医疗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自来水扩网工程,提质镇域路网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管护机制;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电网改造工程,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加快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提升军人职业的社会尊崇度。
切实抓好公共卫生。时刻保持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惕性,强化大数据防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紧跟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立健全结核病、艾滋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控、筛查、上报机制;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教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卫生健康基本素养,提高各类疾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群众公共卫生健康屏障。
持续丰富文化生活。精细打造高坪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第二季“百个微心愿”圆梦工程,开展送戏下乡、毅跑高坪等文体活动;大力推广“闲置政策”,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美丽屋场、文体“微”中心,美化乡村面貌;坚持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宣传丧事简办、喜事不办新文明风尚,特别是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殡改成果,步步为营改变传统陋习。
七、聚焦自身建设,优化政府作风强效能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履职。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引导干部学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广泛听取多方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