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重点工作回顾
2018年是我们展开“十三五”规划的高质量建设之年,是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盯“文化山水·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的目标,紧紧围绕“1+5”发展目标定位,全力助推苍南“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全镇上下呈现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干部团结奋进的生动局面。
聚焦经济发展,在产业活力上得到新突破。
2018年我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3万,集中力量狠抓招商引资,重点引进浙商、苍商资源,取得450.02万元成绩,完成县派任务指标。
产业帮带成效显著。继续发挥生态农业优势,培优做强农业品牌,以品牌塑造产业,以产业带动增收。“十八锅干”、稻田鱼、黄畲肉兔、天井香猪殖、桥南石蛙养等特色农业合作社影响力逐步加强,大坪梯田、上村茶叶、黑老虎水果基地等产业试水成功,扶持培育各种植合作社340多万元,惠及农户约1500人,有效带动了150多户400多人增收创收,人均增收3000元。
闲散劳动力发挥作用。继续加大来料加工行业支持力度,对来料加工街坊人行道进行改造提升,优化来料加工生产环境,有效提高来料加工消化我镇闲散劳动力能力,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增加农民经济收入1300多万元。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完成宫外28亩土地出让,招引酒店项目,亿元星级酒店项目成功落地,莒溪大峡谷旅游开发工程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启动二期规划,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步道等工作启动对接;溪东村、桥南村创成A级旅游村庄,溪东畲族风情民宿、大峨民宿、天井民宿等旅游行业逐渐形成,莒溪敲糕、九层糕等名小吃打响品牌。
聚焦协调统筹,在城乡建设上取得新面貌。
乡村振兴示范带树立标杆。紧紧抓住全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和全县重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县委提出的“21字”方针,坚持红色领航乡村振兴,实施整治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5600万元。对节点进行重点设计,突出民族特色、党建成效、文化内涵、红色记忆、廊桥风光的主题,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精品节点。以打造刘基文化园为重点完成伯温广场,金石园的建设,人行道提升、风情水街、主街区绿化提升等工程已经完工使用,宫外风情长廊、风情水街亮化等工程已呈现效果。“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显著。创成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温州市“美丽乡村”标杆乡镇,完成了溪东村、大坪村“美丽乡村”创建和大峨村精品村提升工作,建成了畲族文化广场、入口村标、溪边栈道、观景亭台等工程,启动了桥南村、田寮村、大山村精品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带基本成型,村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优化,群众满意度、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城镇设施持续完善。完成《莒溪镇总体规(2017-2030)》评审工作,莒溪未来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用地指标要素得到保障,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刘基文化园、旅游集散中心等民生、旅游项目获得用地指标63.28亩,并完成相关项目征地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有效推进,莒溪镇污水终端池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已移交县水务集团运维。
拆建结合扮靓城镇。全年拆违面积达3.6万㎡,借势推进宫外村旧村改造、菜市场路口整治等工作,打通节点要道,为城镇建设拆出空间;继续延伸“风情水街”项目,全面完成收尾工作。
地灾治理全面完成。14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治理,通过避让搬迁、防护治理等手段实现治理全覆盖,受益农户118户138间房屋488人;7.03亩安置点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避让搬迁农户已全部妥善安置,多余地基谋划推向最迫切住房需求群体。
聚焦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上取得新成绩。
“五水共治”不断深化。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切实履职到位,莒溪溪被评为全县唯一一条浙江省“美丽河湖”;农污工程完成治理,13个农污项目村,已全部完工,一举解决莒溪村、西厅村等农污历史遗留问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莒溪大峡谷省级生态保护区经过多次科考,硕果累累,创建总规通过评审;有效推进“一村万树”工程,对莒溪、宫外、桥南等村开展绿化提升工作,建成宫外河畔公园、提升溪东溪滩绿化,创成省、市级森林村庄5个;完善生态公益林工作,我镇现共有生态公益林3.1万亩。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开展松线虫普查及除治工作,砍伐、销毁治理3万多株病死木,有效控制松材线虫蔓延,在黄畲、坳下、天井等村定期开展柳杉毛虫防治,红火蚁等有害生物入侵得到制止。
“垃圾革命”成绩斐然。在过去12个月考核中,取得9次同类乡镇第一的成绩;垃圾分类工作创新突破,推行“入户收集、干部指导、专员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定人、定点、定时的工作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将作为经验典型被市级部门进行推广交流,已被市分类办作为典型案例推送至省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