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城市品质提升上再攻坚,努力跑出宜居建设好成绩
要持续把古城、新城融合错位发展作为第一品牌、第一责任来抓,坚定不移做精做细城市管理,有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发展质量。
打造更富特色和魅力的古县城。古县城是慈城的“金名片”,要以习总书记调研指示精神15周年为重要节点,按照“给我200天,还你1200年”工作要求,集中攻坚古城保护开发的“四梁八柱”。围绕构建“一河一线多景点”的文旅骨架,完成迎春街、解放河商业街区、主游线打造等关键工程,加快现有景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城东游客观光区”“城西居民生活区”的分区格局。分步开展一批景观区块提升配套工程项目,推动实施清道观北侧环境提升、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南城楼及直街建设等工程,全力塑造古城门户新形象。积极统筹各方力量,整合盘活保黎医院、抱珠楼、原雷达旅部等地块资源,对校士馆等7幅可出让地块按照成熟度逐一策划推动,有效提高古城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持续深挖文化资源,接轨融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发挥中华慈孝节、山地马拉松、年糕节等城市触媒作用,综合开发多种业态旅游产品,实现文旅产品动态化、常态化展演,丰富和满足游客多元消费体验需求,力争2020全年古城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建设更有竞争力的品质新城。围绕抓建设、强招商、聚人气等重点任务,加快新城8号、16号等成熟地块实质性出让,提高重点地块开发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城区扩容提质。高标准加强城市设计和建设,稳步实施世外高中、东湖、官山河以东路网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开展慈浦线拓宽、景观绿化、中心湖水质净化等工作,谋划启动狮子山公园、中横河道路、跨中横河桥梁建设,合理设置老年活动设施、文体休闲类公共场所,让“开窗见绿、推门亲水”成为新城成片的风景。重视丰富和繁荣城市业态,用好用活轨道交通、教育医疗辐射作用,布局酒店、餐饮等高品质生活配套,不断满足新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构建更加高效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全力争创浙江省首批“美丽城镇”。加快拆迁清零扫尾,集中解决一批久拖未决的征收扫尾难题。深化古城管理机制,统筹推进社会片区化综合治理,提升游客和居民的满意度。坚持从最直接的市民感受抓起,巩固和深化国家卫生镇、文明城市等系列创建成果,研究出台城市管理标准导则,严格规范渣土运输、扬尘治理等工作,重点打击违停占道、小区违建等城市顽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践行文明诚信这一旅游城市的“生命线”,塑造“文明开放、诚信友善”的慈城市民新形象。
(四)在加快“三美建设”上再攻坚,努力跑出乡村振兴好成绩
高举乡村振兴战略大旗,坚持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实力有机融合,点线面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对接,实现乡村发展大提振。
全景打造美丽环境。充分尊重各类村庄资源禀赋差异,量力而行、分类有序推进保留村美丽乡村建设,新增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1个、精品村6个。围绕“有线路可游,有景点可赏”,加大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力度,实施五联等村风貌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姚江农业公园片区打造,深化三勤、半浦等村精细化改造,全力争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将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创建有机整合,进一步增强体验感、做出乡土味,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慈城农村,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全面争创美丽经济。坚持向产业化要效益,更加突出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促进优质稻米、精品果蔬、高档茶叶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抓好虹星微型盆景园规模发展,重点加快盆景行业协会筹建,推动年糕博物馆、年糕餐厅、盆景展示中心等尽早运营,不断扩大慈城原产地品牌效应。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文章往深里做、往细处做,创新特色农产品策划推广,引导农业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
全域做强美丽实力。加快国有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积极探索“村集体+”发展模式,逐步引入多元业态,推动社会资本与乡村资源深度对接,多措并举做强集体经济。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治理,加强水毁工程修复,推进姚江农业公园河道整治,完成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确保新增高标准农田2870亩、海绵农田1000余亩。更加注重提振农民精神风貌,多管齐下加快农村移风易俗,全面铺开殡葬改革,完成清明山公墓后续建设。进一步加大村(社区)经费统筹力度,切实用好村级巡察成果,以点带面,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五)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再攻坚,努力跑出服务群众好成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紧扣群众关切,切实强化民生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积累性,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让群众更放心。抢抓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借势借力产业集聚集群和重大项目落户,广辟就业岗位,加大创业项目推介,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优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方案,完成陈广庄安置房建设,启动胡坑基安置保障房前期准备。加大饮用水源地巡查保护,切实加强英雄水库等治理。重视居家养老,加强老年食堂、配餐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医养融合,持续扩大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统筹推进扶老、救孤、优抚、慈善等福利事业发展,加强退伍军人精准帮扶,完成社会福利院重建工程,切实织密救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