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在石林镇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洪鹏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极不简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前所未有的梅雨汛情,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特别生态功能区“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争创“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动力,务实苦干,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据统计,202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2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05元、服务业增加值10065万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1%、6.89%和12%;完成产业投资501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32%;重点项目完成进度达到112%;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2600万元。
(一)践行生态理念,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五水共治”常抓不懈。将“五水共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维、农户参与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发动全镇干部下载安装“淳安环保”APP,让“干部员”变身“巡查员”,利用周二下村日开展污水设施巡查,实现环保巡查全覆盖。面对集镇外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集镇污水处理站选址、设计和九龙源、龙门里、乌山尖三个终端的提升改造,全年安排36万元抢修资金对全镇农村污水设施日常问题进行抢修。严格落实河长包河治水责任,对河道“病情”时时跟踪,创新建立河道“病历卡”,开出治水良方,对巡河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2020年赋溪源水质始终保持在Ι类,成功入选“2020年度杭州市‘乐水小镇’”名单。
“垃圾分类”强势推进。面对杭州市垃圾分类的新标准、新要求,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在做好日常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投入120余万元增购“四分法”垃圾桶200余个、更新升级了垃圾中转站、资源处理站等基础设施,逐渐扭转了连续多月排名不佳的局面,自2020年9月起石林镇皆入围红榜,11月更是位居榜首。7个行政村先后通过县、市级验收,成为全县唯一一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全覆盖的乡镇,其中,富德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
“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理念,在巩固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投资307万元完成玳瑁村县级重点村和岭足村县级一般村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升级版。按照全省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要求,高起点完成《石林镇美丽城镇行动方案》编制并通过县级评审,有望争创省市样板。统筹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完成运动研学、休闲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镇文旅导视系统建设、富西线11公里大中修等工程,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大比武”活动中,石林镇被评选为优秀乡镇,棠高村被评选为最美村庄。
(二)深挖资源潜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运动旅游再添新玩法。新增石林景区高空秋千、步步惊心、攀岩等山地极限项目,完成棠高休闲垂钓公园建设,进一步丰富了运动产品。整合山上的极限运动、仙人谷漂流、水上运动中心以及毛竹源摄影等,推出五天四晚、三天两晚等套餐,推动石林景区、港湾运动、仙人谷漂流等联票联营,拉长消费链。借助全国浆板公开赛、淳安县首届全民龙舟赛等大IP,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媒体营销,成功将龙舟、冲浪、赛艇等打造成火爆团建项目。2020年在疫情常态下,全镇运动旅游实现逆风翻盘,共接待游客7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12.7%。成功创建“2020年浙江省AAAA景区镇”,“淳安白小线(自行车)-石林港湾(皮划艇)-富溪线(漂流)-石林景区(定向)”成功入选“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名单。
小镇发展点燃新引擎。在疫情常态下,用好淳安“零疫情”的金字招牌,不断探索大体育培训新路径。一是高端定制赛艇培训。借助10余支省市专业赛艇队驻扎小镇集训的先天优势,专门开设赛艇专业知识课和训练课,聘请专业教练为小镇的兼职训练导师,把赛艇培训作为高端体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打造,切实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2020年暑假已开办2期赛艇研学班。二是精准营销体育培训。积极对接大中小企业需求,实施敲门营销,成功吸引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杭州美容美发协会等将团队建设培训基地设在石林,仅暑假已接待1500余人。
农产品打开致富路。完成石林农品馆改建,整合土鸡蛋、土蜂蜜、农家酱等农产品入驻农品馆,升级成为旅游商品。同时,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山水果采摘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小香薯消薄基地和临湖蜜桔采摘观光园等10家园地,让传统农业焕发生机。实施“网红主播”培养计划,成立青年直播团,发展村姑主播24名,帮助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启“淘宝直播”带货模式。2020年石林镇日晒面、粉皮、茶叶、小香薯等农副产品销售产值达9100余万元,辐射全镇农户1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52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