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趁势而上,乡村振兴迈上新征程。聚焦“乡村更富”,坚持探索发展新路径。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在“特”字上下功夫,发展特色经济,做强造血功能,上堡山核桃基地、上吴中草药经济、玉华樱桃园等实现持续营收,2020年六村合计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28.7万元,是2016年的2.5倍;在“变”字上做文章,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创新六村联营,投资700余万入股“飞地抱团”,实现村际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在“精”字上见实效,完成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3个、文旅融合示范村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1个、省3A级景区村庄3个、省2A全覆盖等。
五年来,我们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得到新提升。聚焦“特色更亮”,坚持多措并举强特色。昌硕故里美丽乡村精品景观带全面建成,各风情景观提升工程全部完工,西北线、鄣北线全面通车,对外交通明显改善;鱼池路、古鄣路全面拓宽,龙上线提升有序推进,集镇框架全面拉开;鄣吴溪景观带、昌硕广场音乐喷泉、龙口广场、八府广场戏台华丽呈现,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集镇风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以民为本,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聚焦“民生更好”,坚持强投入强保障。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住房、医疗、救助、养老等保障体系,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9%;连续5年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改造农村危房48户,完成地质灾害点治理9个,发布全市首个无障碍环境建设乡镇规范,农民饮用水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慰问帮扶困难群众1600余人次,帮助创业就业3000余人次。高标准打造乡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系,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常态运行,平安三率明显提升并保持全县前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鄣吴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综合实力不强,产业集聚不足,财政增收困难;文旅融合不深,旅游业态较少,旅游市场较弱;城建投入不足,特色彰显不足,精细管理不够;乡村振兴不力,经营能力欠缺,消薄难度加大;干部激情不强,担当进取不够。问题所在,施政所向,对此,我们必须要敢于直面挑战,精准谋划施策,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主要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吉新指示新期望的五年,也是我们展望二〇三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关键五年。进入新阶段、面向新目标、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在应对新形势中开创新局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影响深远,世界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也在飞速推进,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鄣吴作为距离高速口10分钟、高铁站6分钟、安吉通用机场5分钟的交通几何中心,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必须在落实新要求中实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安吉时,提出了“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要求、新期望,同样为鄣吴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努力在全县打造重要窗口“县域样本”和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县域窗口”中找准位置、作出贡献,推动鄣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我们必须在发展新定位中增创新优势。在全县“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鄣吴文创谷”的发展定位,并要求鄣吴、山川、溪龙等三个乡镇实行“全域旅游”三乡联创,对此,我们必须认清自身定位,牢牢把住“文旅融合”的发展导向。2021年大河口水库水源地保护限制有望解除,将为鄣吴休闲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要把握主动、积极融入,把发展潜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鉴于以上分析,“十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化“生态立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发展内涵,紧紧围绕建成高品质文旅景区(度假区)总目标,以优化宜居环境、深化文旅融合、美化全域景区、细化社会治理为总抓手,念好生态经,打好昌硕牌,走好富民路,着力构建“两核一带多点”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安吉全域旅游发展新能级,努力成为长三角休闲文旅新高地。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建议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集聚落地,美丽城镇特色彰显,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全域景区基本建成,美丽宜居成为样板,和谐善治形成典型,2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建成,环古村落和环月亮湖两大文旅产业核心初步形成,沿龙上线美丽景区观光带基本建成,文旅项目总投资超40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60000元,旅游总人次力争超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5亿元。全镇扇业总产值翻一番,休闲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每年增加2%,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成为长三角文旅休闲度假型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