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围绕“一河两岸三桥四街五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商贸特色小镇,提升圩镇“硬实力”,做实九件民生实事,即:高速出口沿线“赤膊房”立面整治、圩镇雨污分流设施项目、建设—瑶前村单改双交通项目、城市综合服务体规划设计、高速沿线房屋美化、圩镇背街小巷整体提升、派出所交警中队业务用房建设、加大项目安置点建设、圩镇整体绿化美化亮化提升等工程,进一步凝聚人气财气。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扎实落实“八大行动”,全力以赴打好“五大会战”,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集中全力壮大产业,提升发展新质效
构建农业发展大格局。不断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285”农业产业格局,即,2个万:万羽蛋鸡、万头生猪;8个千:千亩油茶、千亩脐橙、千亩白莲、千箱蜂蜜、千亩茶叶、千亩烟叶、千亩艾草、千亩水果采摘园;5个百:百瓦光伏、百亩中药材、百亩蔬菜、百亩土特产、百万税收(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推动古龙岗农业生产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发挥各村合作社组织的凝聚作用,做好土地流转,为集约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工业示范承接区。对标我县“3+N”产业定位,横向拓展融弯思维,突出精准招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力争至少一个5000万元项目落地。发挥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激活乡贤活力、汇聚乡贤力量,充分利用“上兴国”在外从事水暖卫浴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的人才优势,规划建设水暖城返乡创业园,打造承接福建等发达省市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加快推进加大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大项目安置区,积极对接并全力发挥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农旅产业新亮点。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不断推动现代乡村旅游业发展。以白莲、富硒大米、大棚蔬菜、脐橙种植为农业产业主抓手,引进经济效益和疗养价值兼具的艾草作物,打造集生产、旅游观光、疗养度假于一体的产业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盘活唱好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挖掘建设和瑶前两个畲族少数民族村文化元素,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村落。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如江湖村的安湖书院、寨上村的红军杂械厂等,打造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多措并举增加农旅新看点,不断提升古龙岗旅游产品竞争力。
(二)集中全力振兴乡村,开创发展新局面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培育壮大扶贫车间和扶贫产业基地,稳定脱贫不返贫。始终坚持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保持动态清零,持续巩固和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把大力培育和支持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疾步提升圩镇商贸活力。以完善圩镇功能为突破口,争取上级支持,盘活土地资源,整合现有农贸市场、商超,规划建设集地下停车场、农贸市场、大型商场于一体的城市服务综合体,打造成兴国东部片区一流城市综合服务体,切实解决好圩镇农贸交易场所问题。以圩镇街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抓手,整治沿河人行道,形成沿河商贸带,打造商贸特色小镇,提升建管水平和圩镇品味,力争把圩镇建设成为市场繁荣、功能完善、商贸聚集的兴国东部中心镇。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产业发展,打造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元素,着力推进瑶前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巩固乡村建设整治成果,按照“1+1+1+N”模式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由基层党组织牵头,三类小组长、志愿服务者共同参与,持续开展“清洁家园”卫生评比,建立健全高效处置、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坚决整治违法建筑和违规用地。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巩固落实林长制、河长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红线。
不断增强乡村治理水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传统美德,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坚决遏制高价彩礼,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强生态修复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环保执法巡查,从严从细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乡村环境质量,优化群众生活质量。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围绕中心大局,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发动群众,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注重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集中全力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新成果
常态抓好疫情防控。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优化平战结合、部门协同、上下贯通的联防联控体系。坚持“人物同防”,压实“四方责任”,开展应急演练,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管控,坚决筑牢外防输入防线。抓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应急处置、物资储备、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等能力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执行更加公开、透明的低保评议制度,加大优抚对象救助,切实抓好“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的救助工作。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建立全民覆盖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改造提升镇文化站和农村文体广场等城乡文化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殡葬改革,完善骨灰堂、公墓配套设施,提倡新型丧葬方式,厚养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