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使命必达。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实现了“十四五”的精彩开局,本届政府用五年任期的实绩给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五年,我们不忘初心、逐梦奋进,翻开了从“边缘边界”迈向“前沿前列”的高质量发展序章。
——这五年,我们弘扬“创新创业”实干本色,聚力项目为王,先导区发展能级实现跃升。我们紧抓“苏皖合作示范区社渚先导区”设立的契机,不断在远谋近施中把握先机。地区生产总值从83亿元增长至112亿元,是全市第3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的镇区(街道)。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2.48亿元跃升至6.19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接近翻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成功签约项目33个,完成招商项目总投资超两百亿,其中总投资50亿元项目1个、3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这些实践,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班子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顺境中乘势而上,深刻阐释“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真谛。
——这五年,我们构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打造绿色社渚,先导区全域环境显著提升。我们对照“苏皖合作绿色发展新示范”的发展目标,厚植绿色基因。“一区域两路廊”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省重点项目金峰廊道项目。紧抓“溧阳1号公路”、S360全线贯通的契机,建设50个美意田园自然村,打造洑家特色田园乡村,激活“山这边新生活”细胞。农村污水接管已完成112个自然村,覆盖7500多户村民,农村生态环境逐年改善。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在全市文明城市测评中多次名列前茅。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禀赋的优势就会充分彰显、镇域发展的活力就会充分涌动、绿色发展的能级就会充分提升。
——这五年,我们担当“先行先试”职责使命,强化示范引领,先导区争先创优氛围浓厚。我们经历“扩权强镇”“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两轮改革,五年探索,成为溧阳市首个打造“1+4”新型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镇区。放大“中国青虾第一镇”品牌优势,打造“科技+生态”青虾产业绿色发展样板,带动“山那边”养殖青虾共同致富,并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流通。牵头同郎溪、广德合作交流,省级矿产品运输通道建成运营,溧、郎交界区域景观通道完成建设。与梅渚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政务服务、人力资源功能共享。实践证明,我们只有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巩固提升,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
——这五年,我们永葆“一枝一叶”为民初心,护航民生福祉,先导区群众利益始终至上。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练“山这边”精神重拾农民精神信仰,赋予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累计发放各项民政民生资金共计8305.85万元。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4个安置小区项目,建设安置房974套,总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新建5个菜市场、2所幼儿园、1所小学。实施政府大院“敞墙透绿”工程,新增共享车位98个。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听民声、顺民意,只有依靠社渚人,才能汇聚建设社渚、发展社渚、成就社渚的磅礴之力,办好社渚事。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实基础和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干群建设美好新社渚“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使命感,离不开企业家们“爱拼才会赢”的实干担当、奋力进取,离不开全体新、老社渚人投身家乡建设的荣誉感、归属感。在此,我谨代表社渚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社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关心和支持社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廊道建设还存在堵点,矿区管理还不够规范,撤并乡镇建设还需加强;产业集聚任务依旧艰巨。规模企业偏少,园区承载力偏弱,产业集聚动能不够强劲;产城融合进程仍需提速。园区规划形态、基础设施建设、副城的功能配套和建设品质都还处在提升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和挑战,切实加以解决,赶考路上,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22年政府工作建议
为政以公,行胜于言。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社渚突破自身、进位赶超的五年,我们将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标准,在先导区发展“一年成势、三年成名、五年初具形态”的关键时期,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镇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社渚镇“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两个定位,按照“东美西富南强北高中优”发展布局,在“敢想敢干敢争先、创新创业创一流”的“山这边”精神引领下,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打造苏皖合作绿色发展新示范,发挥溧西南开放合作“重要门户”作用,为全市争创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乡村建设、区域协作“五个示范”贡献社渚力量。
今后五年全镇发展的奋斗目标:
——经济发展实力显著跃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发展、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招商引资持续发力,突破5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高品质绿色建材产业园,打造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到202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突破7.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