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发展教育文体事业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主题的各类展览展示和红色教育活动,深入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镇范围内评选“身边榜样”,树立模范典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知荣辱、扬正气、尽义务、守信用,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提升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创作更多反映桃花镇人民积极进取、不懈奋斗、甘于奉献精神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文化精品剧目
2、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提升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引进优质学前教育机构,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改造,提升现有幼儿园条件,积极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普及优质义务教育。统一教育用地,确保教育用地充足。落实小区与学校合理配套,保障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快桃花镇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县镇教师交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鼓励发展开放式办学模式。
3、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推进城市阅读空间合理布局,做好商住区、安置小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购买第三方服务,实施农家书屋转型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阅读空间建设运营管理,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由全面覆盖向高效使用提升。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桃花文体事业全面发展。
五、构建社会保障全覆盖网络
(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健全灾害管理的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认真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救灾专项、单项预案,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到位。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人才住房保障工程,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满足低收入群体以及引进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安排好推进时序,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推进自住型商品房建设,满足中端收入人群改善型住房需求。
(二)增强养老服务能力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养老保障发展新模式,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更高水平“老有所养”。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以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重点安排与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就餐送餐等密切相关的服务需求。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大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养老设施服务能力,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智、失独老人的需求。积极支持老年文体团队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巩固完善家庭式自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
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一)加强法治建设
推进依法决策,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推行综合执法,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政放权,激发巿场活力。强化权力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学习与实践,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
(二)加强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排查治理。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研究探索“企业主体自查、政府例行检查、专家专业抽查”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家电、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综合监管促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电力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制度。
七、营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
(一)建设宜居宜业生态桃花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大力推进住宅小区、社区的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中水利用率。引导群众购买绿色建材、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节能产品。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废弃电子产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引导社区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培养社区居民形成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习惯。
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已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快污水截留和管网工程建设,完成道路积水点污水整治工作。有效治理道路、建筑、餐饮、娱乐等噪声污染源,创建安静居住小区。统筹废弃物收集与处置,确保实现垃圾的分类和减量。
减少机动车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重点抓好公交、环卫等行业及政府机关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作。加快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加气站、充电站(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发展需求。鼓励居民使用电动车、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加强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
完善环保工作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全镇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局面。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进社区,深入宣传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常态化开展环保管家服务,借助第三方专业技术加强对企业环保监管,建立环保管家与环保网格相辅相成的工作机制,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开展重点区域和领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严治企业扬尘、工业废气、柴油车尾气等污染源,严格控制秸秆焚烧,精准打好净土保卫战。花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抓好重点区域餐饮油烟、废气异味扰民问题排查整治,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周边环境,助力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