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高品质幸福美好常平
一是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就业政策与教育、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实施分级分类帮扶,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善户籍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充分发挥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的作用,加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疏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户籍劳动力就业。完善异地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就业政策措施,强化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权益维护。加大就业培训和激励力度,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设立妇女创业扶持资金,定期举办集市活动,发挥妇女创业促进会作用。开展“展翅计划”、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工作,推动本镇妇女和青年创业致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完善常平青年就业和劳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和就业政策效果评估机制。
二是推进教育扩容提质。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确保2022年前建成新城学校,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局面,力争5年内新增公办小学学位8505个、初中学位5800个。适应城镇化和城乡人口规模变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中小学和幼儿园。规范小区配套学校(含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健全配套学校建设机制,满足居民就近划片入学需求。推进全镇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协同发展,鼓励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开展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和深度合作,支持民办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配套建设,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建成一批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三是推进健康常平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全面普及并巩固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评价和长效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高层次医学专科队伍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深化与周边镇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互利合作,搭建各种卫生健康密切合作平台。构建职业卫生全面防控体系,加强职业病、重点地方病、慢性病、重大疫情防控防治,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医院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充分利用5G、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加快完成“一体化、集约化”医疗网络信息平台打造。积极推进医疗资源、医疗数据联网共享,积极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推进网络医院试点建设,构建连接省、市、镇、村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推进远程医疗、智慧医疗服务。建立常平青年体质健康水平监测体系,健全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关注异地务工青年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
四是建设全覆盖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到2025年,失业、工伤、生育、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以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保险政策。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健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完善机关事业、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健全全面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待遇,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制度发展,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鼓励发展医疗商业健康保险。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和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卡发放力度,拓展社会保障卡服务功能。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提高残疾人各类补助救助标准。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积极培育和规范社会慈善组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和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档案信息,优化综合数据库建设,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确保服务保障上全面提升。加强落实国家、省、市围绕退役军人工作制定的各项政策和各项抚恤金发放,重点组织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学习宣传贯彻。加强走访慰问沟通交流,健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实现劳动年龄段退役军人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全覆盖,为有创业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贴心、精准、优质服务。
五是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推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妇女儿童倾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加强妇女劳动保护、卫生保健、生育关怀、社会福利、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等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质。探索在社区、大型楼盘和工业园区建设嵌入式幼儿园和托幼班。加强家庭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服务提升、家庭研究。
五、重点项目
(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项目
深圳盐田港区铁路疏港运输。加快推进常平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盐田国际常平内陆港与深圳盐田港的港口一体化,增强盐田-常平通道运输能力。加强与深圳盐田港之间的衔接,重点打通货代、通关等环节,实现海铁联运集装箱状态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推进港务一体化、关务一体化、船务一体化。积极争取深圳盐田港集装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延伸至盐田国际常平内陆港,实现订舱、提还箱、签单、改单、商务结算等物流服务前置,争取将盐田国际常平内陆港打造成为深圳盐田港“第二港区”,进一步提高铁海联运发运量。
中欧班列保税物流中心(A型)。积极推动常盛货场升级改造,通过设立A型保税物流中心,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完善保税仓储物流服务。同时帮助企业扎根常平,加快物流产业现代化建设,积极为东莞建设国际班列区域枢纽、实现外经贸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平力量。进一步推动常平成为跨境电商聚集地,有效增强物流辐射能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相关产业链稳定运转和升级。
常平环保专业基地。项目占地约540亩,预计建设厂房约42万平方米。进一步将常平及周边镇街的洗水、印染类企业整合入园,统一规划、集中治污、集中管理,实现产业布局明显优化、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
传统产业扩容。稳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继续扶持食品饮料加工、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新建华立装饰复合材料生产项目,扩建挪亚家家具有限公司家具生产项目、珠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项目和维他奶食品饮料中心项目。
高端产业壮大。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新建固达高端数控装备制造项目、莞民投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及大数据应用服务项目、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再造石项目,扩建乔锋机械生产项目、弘擎电子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二)创新体系建设项目
时代智造港(卢屋旧村改造)。项目占地约317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50亿。“十四五”期间要以创新中心作为突破点,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的研发设计和高端零部件制造,同时兼顾总部、生产、研发和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向智能终端产业链的上下游积极延伸,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圈。秉承“产业聚焦、垂直深耕”的运营理念,构建集高端化、供应链一体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四化一体”的产业集聚载体,携手知名高校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节点,助推东莞乃至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拟于2022年完成项目建设并投产。
常平国际创新港。园区占地面积43.6公顷,总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坚持产业立市、产城融合,以城市更新引导新兴产业及其创新资源集聚。鼓励和吸引更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四大类功能载体的入驻。“十四五”期间要优化产业布局,统筹用好连片土地资源,承接重大项目,招引龙头企业,培育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5G等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成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科技孵化园区、“三旧”改造示范园区、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东莞理工学院(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常平学院选址在常平国际创新港,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项目具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可容纳200名学生就读。充分发挥学院与国际创新港两个平台的作用,加强常平与港澳高校的交流沟通和产业合作,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镇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常平科技园(金美工业园改造)。切实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成片改造为主体,推进单体项目改造上升到成片改造,合理布局产业用地、经营性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周边人居环境,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创建具有“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研发型产业新城,促进传统企业高新技术含量的提升和老工业园区环境的改造,成为常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区的“领头羊”。
万丰科技产业中心。引进涉及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终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移动视频传输解决方案与工程、5G技术、3D打印等高端技术研发、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高端电子科技企业进入园区,并引用环保、节能等技术理念完善园区配套生活设施,吸纳高学历科技人才,打造孵化器产业中心区域,拟于2021年完成项目建设。
(三)城市空间优化拓展项目
香港城(常平火车站TOD)。项目(包含起步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29.1万平方米。采用TOD模式,推动常平火车站改造和周边城市更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资源,加强配合,将香港城打造成东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示范性项目。大力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运营总部、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等,打造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于一体的莞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接香港优质商业、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资源,引入香港国际化标准和管理模式,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绿色智能国际社区。加快建设常平国际创新港,对接香港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和配套服务水平,吸引粤港澳专业人士创业就业。
新城片区。新城片区规划建设成为东莞东部的城市门户、常平现代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城区总规划面积约2.71平方公里,兼顾城市门户形象与产业升级需求,承接港深莞产业合作项目落户,推动科创升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东莞东部产城融合发展高地。将围绕常新公园约500亩核心区域列为启动区,主要装载高端制造、办公研发、企业总部、服务中心、员工公寓、园区配套等内容,启动区外围各村配合进行核心区域改造,发展商业地产及其他产业,计划于2021年,全面完成启动区地块手续,建成建筑体量不低于100万平方米(设计总建筑体量115.98平方米),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整体投资、运营环境得到显著提升,良好的招商势头带动外围各村改造意愿,促进各村启动项目加快实施,基本完成区外加快实施改造红线范围内的土地统筹和整备。
常平北环路站(岗梓车辆站)TOD。践行“经营城市”理念,围绕常平北环路站建设创新型TOD片区,把常平北环路站TOD片区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和创新创业高地,推动常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战略。从岗梓片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对岗梓车辆站片区建设的规范和引导,积极稳妥推进城际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创新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挖掘潜力用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构建城市与地铁站一体的土地利用布局,搭建综合交通体系,明确常平北环路站所在地区的刚性及弹性约束内容,加快形成新的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与形象。
东莞东站TOD。东莞东站TOD项目占地约2800亩,核心区占地面积接近500亩。突出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营、开发、投融资等方面的主导地位,践行“区域一体化”理念,充分利用轨道站场核心优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优化东莞东站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以“城市投入”实现“城市增值”的良性循环。以时尚商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作为项目核心产业组团,配套发展主题酒店、品质社区等业态,推动“站城一体化”开发,结合东莞东站片区功能定位,打造集交通、商务、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为常平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提供落脚点和支撑点。
朗贝村更新片区。朗贝村城市更新项目占地2028亩,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在片区的改造规划上充分考虑如何将“常平大道经济带”和新城片区的建设进行有机整合。拟改造为集居住生活、商业购物、生态旅游、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低碳、环保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对接和引进香港高端服务业资源,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完善展示销售、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等产业功能,培育“数字+”“创意+”“健康+”等新兴产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研发设计、品牌策划、市场渠道、创新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有机整合,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辐射带动周边片区。聚焦高品质生活服务,打造体验式消费中心、体育文化中心、都市农业基地等,促进文化、消费、旅游、休闲融合发展,营造全新都市生活方式,满足高端人才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袁山贝村更新片区。将产业升级改造与旧村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在“产业立市”方针指导下,利用旧村改造撬动工业红线范围内的工业连片改造,将整村可改造的4000余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开发,通过“修缮保留、拆除新建、产业升级”结合模式,完整、系统化地构建产业新城发展的整体路径。按照产城融合原则和高标准城市设计要求,合理布局袁山贝城市更新片区内各类产业空间、配套设施和公共空间,实现生活、生产与生态的有机共生,打造一个集生态、生产和生活高度融合的“印象·袁山贝”创新城区模式,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更新标杆示范区,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实力,构筑和谐美好的生活新秩序。
金美旧村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精细化推进城市更新。整治金美旧村在消防安全、公共空间、公共配套、环境品质、交通微循环及市政配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划定拆除范围,科学制定改造方案,优化居住环境。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突出金美村建设风貌,实施整治活化的控制指引;推进村庄资源整合,实施有机更新,推动村庄产业发展,打造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延伸拓展城市产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