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口镇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围绕“一镇两线三园”目标,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保障,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多措并举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稳步上升,呈现良好态势。
一、2019年工作总结
1.坚持谋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增。一是各项指标持续向好。1-10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61.65亿元,占年计划78.24%,同比增长11.91%,预计全年可完成73.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1亿元,占年计划82.1%,同比增长13.73%,预计全年可完成26.41亿元;限上商贸销售额完成16224万元,占年计划77.99%,同比增长22.6%,预计全年可完成18537万元。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前往浙江、深圳、广州、上海等地拜访客商24次64人,接待昆山湖北商会等18次48人、签定正式合同3个,上海TPE热塑性弹性体新材料项目落户园区,招商引资新开工项目11个,实际到资额1.95亿元。创新和完善项目服务机制,专班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供应、施工许可等项目建设前期问题,及时调度、跟踪服务,对项目做到精包装、早入库。三是项目建设再获突破。1-10月全镇共实施亿元项目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91亿元,包含日处理1000吨小麦烘干等项目;续建亿元项目10个,总投资31.24亿元,包含营养米年产150万吨生产线等项目;先后协助京和、八方、汉平钙粉、科骏锅炉、景丰建材等存量企业亿元项目成功入库。京京钙业第一期投资2.7亿元,完成1.4万平方米厂房车间,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完成电力线路施工后即可投产。对帕尔安、雁鑫建材等增量企业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2.坚持促增收,农业经济态势良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南虾北木”大产业格局,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在汉宜路以南,以瓦庙村为点、瓦庙片为线,依托市场主体宏文生态,推进“一山一湖一田园”田园综合体,发展稻虾、稻蛙、流道养殖等“一高三新”,建成京山第一家高密度尾水治理水产养殖基地、第一家巨型水稻种植区;推进中化农业与京和米业、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从水稻种植到“功能”大米深加工再到富硒稻米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打造成以宏文生态、京和米业、中化农业为龙头、以长岗和瓦庙稻虾连作为重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在汉宜路以北,依托市场主体旭华源公司,以3000亩连片基地为核心,新建刘集、高墩和刘集园艺场连片的万亩山桐子基地,推广林药、林苗、林养、林果、林油、林粮、林菜、林菌、林草等9种林下套种模式和农户、村集体、企业三赢的“631”利益分配模式;并推进200亩“山桐子+黄蜀葵”“反租倒包”种植,打造出以旭华源公司为龙头、刘集村为重点的万亩高效林业省级示范基地。
3.坚持补短板,镇村面貌不断改善。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提档升级村级公路,完成通村公路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30.5公里,20户以上自然湾通组公路7.3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6公里,年久失修的坏损路面9600平米;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03万元,升级改造雁鸣湖水厂自来水管网改造;争取财政资金350万元,维修改造大观桥水库至郑岭村渠道5.36公里;在7个试点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25个地块共218亩。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8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1690亩国土整治项目,确保了田、水、路、林、村全方位综合整治目标。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何场村、福利院等6个单位,配套文化健身设施;维修改建倪场村、岱王岭村村部。二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初显。以“三清两提一改”为重点,有序推进集镇、31个行政村和9个重点村的全域治理提升工程,累计投入劳力3万余人次,改造垃圾房86个,新增垃圾箱15个,新增保洁员48人,改造道路38.5公里,绿化美化78处,沟渠清淤3490米,清理转运垃圾1040余吨,全镇新建户厕4250户、农村公厕25座。三是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纷呈。围绕“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思路,以不大拆大建、不人为造景、扫干净、码整齐为原则,打造太和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文乡愁”、岱王岭村“人居环境整治+休闲宜居”、白虎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中南山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等节点特色,建设瓦庙1+8“一山一湖一田园”田园综合体,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雁义路沿线被选为全市9月份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观摩线,中央预算投资130万元打造中南山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4.坚持强带动,脱贫攻坚卓有成效。全年脱贫225户545人,落实贫困户“一户两业”634户188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29人全部享受就学政策补贴,其中36名学生享受雨露计划;开展“我讲脱贫故事”、“五星户”评选、自主脱贫典型事迹宣传和感恩教育等活动;易地扶贫搬迁308户661人全部入住,配套建设工具房并分配菜地;申报大病、慢性病、门诊救助43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及大病保险贫困人口共2413人,覆盖率100%,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贴总额603250元。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万元,其中产业奖补44万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7笔201.5万元,巩固扶贫产业。稻虾连作产业带动周边237户贫困户增收5000-8000元;山桐子产业已形成“山桐子+花卉苗木”、“山桐子+中药材”、“山桐子+经济林”和“山桐子+养殖”的高低搭配、长短结合的示范基地3000余亩,建成山桐子育苗大棚1万平方米,培育山桐子幼苗1000万株,全镇各村按照“一个板块、二个湾子林、三百株‘致富树’”的标准推广,每户贫困户通过自身或工作队均栽植300棵“脱贫苗”;光伏产业在15个村建成13座30KW和2座50KW的光伏电站,每年产生60万元收益为贫困户设置公益性岗位劳动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