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要以乡村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加快发展,着力补齐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工作责任机制,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针对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抓住传统节日和建国70周年庆典等关键节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全面发动群众自觉行动,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行动,集中力量抓好村庄“三清一改”;建立环境卫生“日清扫、周督查、月评比”等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整治活动,由易到难、扎实推动,逐步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品种结构差异化、多样化,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桃花江、花果山高产优质绿色双季稻示范片;积极探索稻虾、稻蟹、稻鱼共生等综合种养新模式,加快推进川门湾、拱头山千亩稻虾养殖基地建设。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确保农村耕地流转率达50%以上,促进种粮大户农业规模扩大化经营。引导农民成立家庭农场和各种专业合作社,继续推进合作社的验收和管理工作,实现优质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生产。加强动植物防疫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工作,加大农机农技推广力度,完成省级示范农产品检测站的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用好用活“四位一体”村级治理机制,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狠刹歪风陋习,继续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农村法律服务骨干,对社会治安复杂、矛盾纠纷突出、信访上访多发的重点村,深入开展“送法进村”活动,提高农民群众法治素养,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进一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酒湖线扫尾工作,保障舒牛线施工环境;完成3条20公里沟渠疏浚和20口山塘的维修处险;配合处理好益马高速后期建设遗留问题,完成文家渡100亩储备用地的征收和房屋拆迁,推进道口接线、水系毁坏工程的修复以及拆迁户安置,确保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以三大攻坚战为关键,全力建设小康桃花江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要有“亮剑”精神,坚持必胜的信心和良好的作风,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重要决策、重大事件风险研判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颁证等改革过程中的风险研判、预警和处置,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干预和防控,配合完成好三个万亩堤垸的防洪工程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首位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保障政策落地稳脱贫。落实好产业扶贫政策,大力推行乡村旅游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等产业扶贫模式,加强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的管理,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精准实施就业脱贫、健康脱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十大工程,确保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最大程度保障贫困户稳定受益。强化脱贫责任促脱贫,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严查“挂帅不出征、挂名不扶贫、包村不入户”等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排查漏评、错评、错退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社会保障防返贫,建立防范返贫长效机制,加大低保、兜底等保障力度,做到脱贫不脱钩,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整治中央、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保问题,进一步健全防控机制,大力整治扬尘、餐饮油烟、黄标车、秸秆焚烧等污染物,让天更蓝。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清四乱”专项行动、黑臭水体治理、獭溪河河道治理等任务,让水更清。严格实施“旱改水”项目和土地平整项目,严厉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持续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让地更绿。
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持续保障民生民利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坚持公共服务先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关注弱势群体,全面完成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及2018年度农村危房改造扫尾等民生工作;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全面履约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全年计划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102000人以上,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3800人以上,完成城乡新增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1242人。统筹发展文教卫计事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办好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大型文化活动以及“欢乐潇湘”、“大众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桃江本土文化。完成桃谷山小学整体搬迁任务,不断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强化基础性工作,提升计划生育和健康服务群众满意度,力争计划生育工作再创市级先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综治民调工作,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抓好禁毒、反邪教、治超、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单四制”,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制机制,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等领域,以及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