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瞄准夺取决胜新战果,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着力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关键工作,坚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底线。一是要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正确处理好稳定政府投资与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既要严密防控政府债务,又要保证政府有效投资。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及时消除非法集资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隐患。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对意识形态、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二是决战决胜,打好脱贫攻坚战。广泛开展“志智双扶”活动,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常态推进扶贫工作,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逐村落实,逐户到位,确保12户21名未脱贫人口全面脱贫、297户893名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决不让一个人在决胜脱贫攻坚中掉队。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力支持“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做到决胜之后脱贫不脱政策,确保脱贫更加稳定、更可持续。三是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保护优先,治理与修复齐抓。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深入实施河长制,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确保马家河、廖花洲河、易家湾河、跃龙河等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污染防控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对“散乱污”企业巡查管控力度,推动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三)瞄准实现经济新跨越,坚决打赢发展争夺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发展解决,发展就是硬道理。葛家发展必须步伐坚决,铿锵前行,既要争取“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的胜利,更要高质量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一是要全力助推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发展鸡肠子辣椒、大石岭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壮大品牌农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主体培育,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稳定水稻、油菜种植,完成年度松材线虫治理任务,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工作。继续举办农民丰收节,重点开发一批“乡村游”项目,打造以泉塘屋场、金源辣椒基地为中心的农业休闲片区,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支持烟花爆竹企业和其他工贸企业稳步发展,鼓励通过扩大产能、资源整合等方式,增强企业实力,强化工业支撑。二是要全员参与引资争项。抓紧推进现有项目,加快推动金富大道一期开发建设和二期手续办理,完成富霞路、棚改配套三期、新派出所等项目建设,继续发掘资源做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围绕补齐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短板,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力度,争取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纳入省、市投资计划“笼子”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作用,围绕产业建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项目4个以上。三是要全面优化经济环境。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企业多,哪里企业多哪里就群众富。要继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着力打造负担洼地、服务高地、营商福地。全面落实《浏阳市优化企业服务十二条措施》文件精神,彻底落实帮办代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让企业安心、定心、放心在葛家投资兴业。坚决破除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从严惩治无事生非、巧立名目、强买强卖、索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浓厚开放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氛围。
(四)瞄准改善乡村新面貌,坚决打赢振兴阵地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扮靓美丽乡村新面貌。着眼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1-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体系,有效治理生活垃圾。继续实施“厕所革命”,稳步推进非卫生厕所清零,确保质量优良、使用有效、群众认可。依法全面规范农村建房,整治农村建房乱象,抓好“空心房”清理。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推进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引导群众自觉维护镇容镇貌,努力创建长沙市环境整治星级乡镇。二是要壮大集体经济新支撑。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村因地制宜,引导鼓励村集体探索存量盘活、资源入股、资产运营等有效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集体资产、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增强村级造血功能,让群众从中得实惠。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发挥好资产管理、资源开发等功能作用,做好风险防控。三是要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将“大义”作为葛家的精神特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强化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约束和管理。弘扬志愿精神,组建环境整治、文体活动等志愿团队,鼓励引导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继续开展“大义葛家人”“最美家庭”“我身边的文明榜样”等评选活动,挖掘一批先进人物,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深化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培育文明乡风。
(五)瞄准增加民生新福祉,坚决打赢短板歼灭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做雪中送炭、兜底达标的好事、实事,着力拉高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退役军人、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力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落实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低保户社会救助和补贴政策,确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努力引进和培育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村级关爱基金,充分发挥扶危济困、助学奖优、关爱关怀作用。二是要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改善镇域教学点办学条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认真落实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送戏曲、送电影、送书画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问题,教育引领群众学法、知法、依法、守法,大力发展法律援助,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诉求。继续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通过“网格户主会”“夜访夜谈”等方式,第一时间收集群众诉求和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以寝食难安的精神抓好隐患排查、日常监督和问题整改。严守林业、交通、消防、食药等各领域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