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桐庐县莪山乡基本情况简介(2025年)

  我们紧扣市委常委会2次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畲族第一乡’成色”工作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县委“1255”战略部署和“双百”攻坚行动为牵引,全乡上下同心并进、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攻坚产业、攻夺共富,畲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全年(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8707万元,民间投资6560万元,同比增长20.5%,建安投资716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6.3%;建筑业总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5万元,同比增长6%;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331万元,同比增长20.9%,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759万元,同比增长43.1%,限上住宿业营业额713万元,同比增长15.6%,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914万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财政总收入443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45万元,经济运行稳中有进。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5年工作计划(部分内容)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一)持续擦亮美丽本底,成就“遇见山哈”展风情。以县委高品质美丽“标杆100”行动为牵引,不断提升畲乡人居环境质量,让民族村寨美起来。一是注重美丽本底梳理。围绕“生态化、智能化、宜机化、景观化”建设目标,全方位梳理全乡6000余亩农田,打造尧山梅茶园、龙峰油菜梯田等农田景观。排摸全域农污管网,完成尧山、龙峰、莪山等农居点农污以及新丰民族村、尧山村农污零直排村建设。写好13家石材企业“拆后利用”文章,推进花炮厂、沈冠石材厂等区块42亩标准地打造,为项目落地预留空间。二是注重美丽文化提升。深度对接杭州歌剧舞剧院崔巍团队,改良一台戏、一套礼、一桌宴、一身衣“四个一”文旅体验产品。高质量举办第五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活动,积极争办2026年浙江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活动赛事。主动接洽蓝天下传媒集团,策划推出一档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综艺类节目,进一步展现“西湖边的畲乡”民族风情和文旅特色。三是注重关键节点打造。建设5公里四好农村路、2.5公里幸福河道,完成2公里线路整治、1000亩林相改造。试行智慧垃圾分类,常态落实“美丽监督员”“周五大扫除”“一周一例会”“一周一通报”铸美机制,创建美丽庭院30户以上。以《我们的客栈》拍摄基地为龙头,打造黄家山民族风情休闲街区。围绕自然空间、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三个方面,完成入乡口、红曲文化村落等重要节点和周田畲乡民居新示范,持续造浓畲味畲韵。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持续推动产业融合,构建“畲味莪山”助共富。对标高质量发展“增长100”攻坚要求,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资金项目,深化“联乡结村”帮扶绩效,让民族村寨富起来。一是加快项目签约落地。持续盯引“畲乡水寨”、管家府、“山哈客栈”乡村酒店、研学基地等项目招商洽谈,争取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收储工业用地20亩,努力招引预制菜、副食品生产加工、民族文创产品制造等项目。以年产1500吨红曲米(粉)为核心,通过腾笼换鸟、土地复垦等方式,预留红曲产业链项目用地,打造畲族红曲产业体验园。二是提高项目建设质效。莪山教育实践基地投入使用,红曲酒共富项目3月完工投产,戴家山山哈文化交流中心10月建成开业,加快推进“云上畲乡”文旅综合体一期、莪山大院、山阴坞锦钰·花厅民宿综合体等项目,争取10月底完工,强化项目引流导流作用。三是推动项目共富惠民。打造长桌宴、长竹宴、长寿宴特色餐饮,培育山阴坞、双园等民宿村落,进一步丰富文旅配套。完成莪山村、沈冠村物业楼建设并招租,谋划实施大尧山区块和美村寨、莪山畲族乡石榴红共富联盟项目,探索“龙头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农企融合共建共享模式,提升“一村一品”产业效益,打造“畲味莪山”农耕研学品牌,实现行政村经营性收入“70万元”全覆盖。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持续厚植民生福祉,打造“石榴红家园”聚民心。努力把提升“中国畲族第一乡”成色工作转化为畲乡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让民族村寨融起来。一是“兜准兜稳”关键小事。有序推进天然气惠民工程(二期),惠及群众95户,完成旧钟线—尧沈线道路提升,实现全乡域“20分钟交通圈”。精准开展“提低”行动,实施孤寡老人房屋提升10户以上,适老化改造10户以上,危旧房改造10户以上。完成莪山、尧山、龙峰3个村农居点建设,解决43户农民建房需求。二是“出圈出彩”文化交流。以畲乡教育实践基地运营为中心,推出塘联、龙峰2条民族团结研学路线,常态化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红曲酒开酒节等民俗活动,有效做好“西湖边的畲乡”推介会“后半篇文章”。深化“3个100”畲人才培训,推出“畲乡夜间艺校”活动,增加培训场次24场,培育县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2人,畲族彩带编织工坊争创省级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试点,龙峰民族村争创国家级和美村寨。三是“做深做实”基层治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健全“四治融合”网格智治体系,力争市级民主法治村全覆盖。启动“山哈客”走亲机制,保障“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机制落到实处,每年实现全乡2900余户群众走访全覆盖。深化“3+2”信访调解机制,实现基层矛盾化解率“三升一降”,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P4J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zhejiang/12603.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