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过去一年,我们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全面推动“一改两为”落地见效。行政效能更加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1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发布政务公开信息1147条,12345市长热线、其他来电来信、网络舆情等办结率达100%。政务服务更加便捷。深入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当好企业“店小二”,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创优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发展“加油站”,开展“新春访万企”和“优环境、稳经济”活动,疫情期间,组建货运车辆闭环管理服务专班,闭环引导货车265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聚焦为民办实事,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一卡通”基础信息变更、生育服务登记卡发放等167个事项均实现网上办理,为民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管理、公车使用等制度,抓好廉政风险点防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于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
此外,民宗、人武、统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老龄委等群团组织发挥新作用。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上下勇担使命、不懈奋斗的成果。在此,我谨代表散兵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散兵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同时受地理环境和环保制约,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面临更多挑战;部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依然艰巨;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争先进位意识不足,担当作为的责任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毫不回避,自觉扛起责任,认真予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部署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谋划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决策部署,聚焦“产业重镇 生态美镇”发展目标,坚定“1234”发展思路,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增动能、创优势,夯基础、补短板,提质效、惠民生,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提服务、优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面对疫情冲击,紧盯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破解散兵发展难题。锚定目标,夯实工业基础。跟进中材宝业,力争达到规上企业标准;摸清盘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想方设法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落实各项稳企惠企政策,助推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工业立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扬长避短,做优特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延伸茶叶、经果林等产业链,推广农村电商服务,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争创一批省、市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打造精品,推动文旅融合。完善大岭民宿基础配套设施,开发镇域精品旅游线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打造研学游基地,创新旅游热点,多措并举促进三产融合。
(二)聚焦绿色发展,严整改、重预防,推动生态环保实现新突破。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狠抓环保整改。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矿山修复等14个点位整改,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造绿”工程,通过“养山复绿”,恢复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依法依规,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梳理各类环保信访件,分析研判、综合施策,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源头管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战,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专项治理,抓好农药化肥减量、白色污染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公益林、古树名木管护工作,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盗采盗挖和捕猎野生动物、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加强河湖岸线和取水口卫生管理,加大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倒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常态机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生态环保长效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镇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部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环保部门监督抓”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和环境监督长制,推动形成全镇上下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聚焦乡村振兴,促衔接、增福祉,推动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紧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健全过渡期内乡村振兴各项机制,科学谋划25个衔接资金项目,切实筑牢返贫致贫防线;围绕强村富民核心,坚持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为核心,因村制宜推动形成“一村多品”,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民生项目,扎实开展暖心民行动,进一步健全医保、养老、就业、救助等各类民生保障体系;紧盯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做好镇域内5座水库建设改造工程,在山区3村安装山泉水消毒设备,保障饮用水安全;谋划3个自然村抗旱渠道硬化工程,编制2023年“高标准农田”方案,推进“小田变大田”;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向善向好的文明乡风。全面扮靓人居环境。围绕“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三大革命”,谋划16个自然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做好46个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后期管护工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计划新建道路4条,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道路7条,全面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