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金安排
继续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参照以往做法,足额安排村庄整治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等专项的本级补助资金,确保每个村点整治建设补助不少于30万元、每个行政村长效管护补助平均不少于5万元,其中省级新农村建设点:省级配套15万元,市级配套6万元,区级配套9万元;市区两级新农村建设自建点:市级配套6万元,区级配套24万元。按照省市区要求,建设新增加的一二类村庄“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设备。各村要通过引导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新乡贤捐助等措施,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各类设施建设和运维。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动
寨下镇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终重点工作和对各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每个季度开展一次督查,年终开展全面考核,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继续实行镇领导挂点、部门帮扶、社会帮建的工作机制。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在本乡镇抓1个示范村庄。各村与镇新村办要协调配合好,进一步锚定目标、强化举措,切实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新农村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工作指导
严格按照省级编制的村容村貌提升导则,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要求,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护。村庄整治建设布点始终坚持“五个不搞”(不符合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的不搞,已规划移民搬迁的不搞,城镇规划区内的不搞,工业园规划区内的不搞,重大项目规划区内的不搞)。
(三)强化分类推进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分两类推进。一是对镇主要领导示范点要高标准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点;二是对其他一般新农村建设点要按照“七整一管护”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位。
在新农村点户厕改造模式上,分三类推进。一是对已安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新农村点,采取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处理方式;二是对于镇主要领导示范点,采取将居住分散农户的冲厕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人工小湿地或打深水井”方式处理,达到无害化排入沟渠农田或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对于其他新农村建设点,采取农户改厕“三格式化粪池”处理。
(四)强化监督管理
认真落实省、市、区既定的措施要求,加强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指导和质量验收,确保每个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实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充分展现乡村的宜居品质、乡土文化、绿色生态和田园风光,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把准资金使用范畴,确保各级专项补助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主动公开新农村建设资金分配政策、分配结果、管理办法、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等情况,在乡村显要位置及时公示村点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使用等情况。同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决不能因新农村建设加重村集体债务。
(五)强化农民参与
各村要组织挂点村组干部深入村点,充分了解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尊重群众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科学规划建设,不得脱离实际、大拆大建,破坏乡村风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作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护、运营全过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媒体,宣传群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成效,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巩固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格局。
五、其他要求
各村要按照本方案明确的任务清单,迅速细化工作任务,相应制定本地2022年村级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产村融合、建管同步”的要求,统筹确定村庄整治建设村点,指导各村点做好整治内容申报。各相关村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工作调度和指导,严格把好质量关,资金使用关。要建立工作台账,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要按照省、市、区、镇新农办的工作部署,及时上报各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