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教育事业务实推进。五年来,成功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新增市一级学校1间,市一级幼儿园8间,市三星级和市四星级民办学校各1间,省标准化学校1间,全镇6所民办学校实现等级全覆盖。进一步落实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工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斥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桥头中学宿舍楼、饭堂等建设工程,升级改造了桥头中学、中心小学运动场地,实现了桥头中学全封闭教学管理。积极开展 “高效课堂”、“名师工程”的建设,不断探索“同课异构”平台搭建和校本教研活动,实现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十二五”期间,公办小学实现升中率达100%,优秀率、合格率达到省、市学校要求,桥头中学中考平均分与全市平均分差距有效缩小约60%,普通高中上线率创联合办学以来的历史新高。注重幼儿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镇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着力铸造“一湖两花”特色品牌,莲湖风景区被评为“东莞市十大婚纱摄影基地”,实现了村(社区)文化设施“五个有”全覆盖,广泛开展“四巡”、莲风荷韵、“群音会”等各类文艺展演活动,制作“等你,在桥头”系列微电影和民俗风情专题片,获得“全国群众音乐创作基地”、“东莞小小说创作基地”等多项殊荣。同时莫家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传人被列入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邓屋村成为“广东省古村落”,迳联社区完成名村建设,荷花文化和莫家拳入选“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目。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道德讲堂、文明餐桌等10多项活动,不断扩大“创文”覆盖面。目前全镇共有省文明村和省文明单位各1个,市文明标兵村(社区)5个,市文明村12个,市文明标兵单位4个,市文明单位16个,市文明户占全镇总户数达95%,实现了从“东莞市文明镇”到“广东省文明镇”再到“全国文明镇”的“三连跳”,创造了文明创建的“桥头速度”,城市品位和群众素质进一步提升。
(六)民生保障获得提高。 201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4%,人民生活水平又上新台阶。全面实施“创业桥头”工程,举办大型招聘会及“校企合作”洽谈会,推进青年就业见习训练,扩大“村民车间”规模,多渠道扩大就业。完善工伤预防制度,推进非本市户籍职工“在莞就读子女”医保建设。桥头医院开设ICU重症监护室和5个平价诊室,全面建成医疗、预防、保健、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41间农村卫生站转型为门诊部、诊所和卫生所,就医环境更加优化,群众就诊更加方便。新购置49辆LNG新型公汽,重新规划制定并开通公交线路8条,实现全镇“村村通公交”,完成了两批共85辆公共的士的更新投放工作,公共交通运力得到显著提升,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完成“新社保卡”发放和应用工作,推动“诊疗一卡通”自助服务系统投入使用,大力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开展低保救济工作,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2015年全年共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补助金358.2万元。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完成新疆托云牧场、新丰遥田、揭西凤江帮扶任务,获得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积极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东莞慈善日”活动,持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活。
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融合和革新依然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桥头镇处于新常态下深度调整和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积极因素和矛盾风险交织,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也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发展机遇:
内外形势稳中有变孕育全新机会。
——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曲折复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互联网+”催生新产业提供新机遇,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向好形势“四个没有变”,政治社会持续稳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大决策亮点频出拓宽发展空间。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相继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三个走在前列”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以及珠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湾区建设下深穗港资源外溢等有利条件持续释放,都为我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年开拓累积厚实奠定前进基础。
—— 多年来我镇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以环保包装为核心的产业强镇图景雏形初现,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引进并逐渐产生效益,粤海产业园辐射力度日渐加强。同时“一湖两花”品牌特色效应持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日趋完善,人民生活幸福感日益增强。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厚积优势,铺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