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群众生活进入新篇章。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 涉及群众生活的民生工作持续推进,各项公共服务和措施不断完善。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加成熟,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用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体制改革显著增强,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同步优化,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氛围浓厚。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民生领域各项指标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政府效能实现新突破。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 政府效能持续释放,政府职能持续发挥。深化简政强镇,政府地位更加明确,服务意识更加深刻,履职水平更加提高。依法行政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信息公开和纪检监察制度进一步深化,资产管理和预算审计进一步推进完善,人才培养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法治、廉洁、便民和效益型的政府形象逐步彰显。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主要任务 : (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产业集聚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发展重点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1、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争取省、市的政策倾斜和用地支持,在桥新工业园和桥东工业园规划建设环保包装产业集聚区,优先保证环保包装企业的土地供给和空间需求,推动环保包装企业从零散分布向园区集聚,形成以美盈森、嘉颐等大企业为核心,以汇林、汉维、骏兴、凯成、睿泰等优质项目为带动,以环保包装上下游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聚区,推动环保包装产业集聚化发展。落实《桥头镇环保包装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致力环保包装人才建设,扎实推进环保包装专业成人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培训班,落实在职学生提供30%学费资助制度,为全镇环保包装企业培育出一批理论知识丰富、实操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究中心,深化与湖南工业大学“一镇一校”产学研合作,继续探索创新“政校企”产业合作模式,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提升环保包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市、镇两级财政及企业的配套资金,发挥好2亿元建设资金的实效,完善政府引导对接、多方参与的管理制度,促进中心建成并持续、高效、有序运转。到2017年,全面完成环保包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成10个子中心,帮助企业在环保包装材料、包装创意、包装设备、包装印刷等方面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问题,形成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条具备桥头特色的技术创新链,使环保包装产业从以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一体化服务等领域扩展,推动环保包装产业从低端制造型向高端研发型转型升级。至2020年,全镇实现环保包装行业企业数达400家,环保包装行业年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5%以上,环保包装产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超80亿元。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深入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企业发展政策,配合全市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与中小企业技术项目建设,以“机器换人”、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和电机效能提升为重点,深化“机器换人”工作,建立“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改善企业劳动力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强化R&D经费统计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导和培育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切实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完善“一对一”辅导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申请专利、创建品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模式发展。加大对中小微创新企业的扶持,加快“鸿华•新阳”创客中心、汇林孵化中心、嘉颐孵化中心建设进度,在电子、环保包装等行业尽快孵化出一批科技成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企业、合作平台研发成果向市场消费产品转变,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接全市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人才落户和扎根桥头,推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至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加到4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140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BuV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精细发展第一产业,整合优化农业资源,以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为方向,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整合松山莲湖景区、荷花种植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宋屋洲、大东洲河蔬菜基地五大片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优化提升桥头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经营模式,加快推进桥头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期规划建设,建成一个集特色种植、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巩固提升第二产业,推动产业信息化、工业化发展,以环保包装、电子信息、五金模具等行业为依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壮大企业群体,培育大集团企业,广泛组织开展金融、上市辅导等服务活动,完善成长型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名录,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制上市实现新跨越。加快发展民营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至2020年,培育出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力争至少引导8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全面提升第三产业,致力发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加快房地产业建设,推动宏远帝庭山、石竹山水园七期、东鸿花园、山水江南花园二期、逸品居、凯达华庭三期等房地产项目发展。促进酒店转型升级,鼓励酒店业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项目。结合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商圈布局,大力发展商圈经济,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资金、信息、人流、物流集聚,有效发挥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3207.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