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实现重点突破。整合有限资源于优势产业和重点功能区,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集中打造一批叫的响、推得开、立得住的亮点,形成一批反映木井新形象的经验。
——必须切实改善民生。牢固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尊重民意、满足民需、保障民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激发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的浓厚氛围。
三、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发展迈入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环境治理大见效,空气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以往;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近百亿元。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
——美丽乡村迈出新步伐。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2020年至少7个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各项社会改革顺利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外贸出口、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零的突破。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重大突破,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的美丽木井基本展现。
四、基本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全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创新,解决好阻碍全乡发展的观念束缚、思想障碍、作风问题,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转型是木井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必须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强化质量效益导向,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
开放是木井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吸引更多的客商企业来木井投资兴业。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章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深入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力,重点是结合我乡自身优势和特色,通过整合资源、制定政策等方式搭建平台,大力推动孵化器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方便低廉的创业场所,力争到2020年建成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或大学生电子商务孵化园,建成创意集市或创客酒吧、创客茶吧娱乐广场等创客空间1个;开展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展示和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开展“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综合服务,积极打造 “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乡”,实现年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额500万元以上,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以“干支相接、村村相连、村户便捷”为原则,完善全乡交通网络。重点完成木后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设,村与村之间未硬化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完成主要田间道路硬化;完成农村街道全部水泥硬化。到2020年,全乡共建成农村公路10公里,水泥硬化道路96000米。在水利设施建设上,重点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兴修水柜15个,打井6眼,铺设管道50公里,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到2020年修建水窖20座、塘坝3座、渠道防渗清淤12公里,增加可灌溉农田2000亩;突出抓好洪河沟至木井、后西峪至木井河道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恢复河沟生态,提高渠道输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