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宣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抓手,全面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泛践行。以道德讲堂等为阵地,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我们的节日”“道德模范传帮带”“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优秀村规民约评选”等活动,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身边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以身边好人评选为载体,引导发挥道德自律作用。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契机,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加强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将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场所建设纳入各级特别是乡镇、村基层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管理范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流浪乞讨、服刑、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社会戒毒人员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及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四节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一村一警一辅”工作,加强农村地区治安要素管控,降低农村地区发案率。进一步加强农村技防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实现乡镇视频监控与县市视频监控联网共享,2020年底前乡村地区重点部位视频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充分发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农村信访和群防群治工作。全面加强农村地区交通、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专栏12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计划
(一)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互联网+农村社区”计划,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分级培训制度。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村规民约规范化建设工程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县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工作,以村“两委”换届后建章立制为契机,认真清理并指导做好村规民约的废改立工作,加强对村规民约规范完善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法建立对村规民约的审查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应尽快修订或予以废止。及时发现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成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起,3年内完成村规民约的废改立工作,到2020年全市所有村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法律进乡村”活动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018年底全部建设完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场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调解员2名以上。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平安乡村”建设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坚持推广“枫桥经验”,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五)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健全农村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的防控网,增加农村集贸市场、庙会、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治安室与报警点设置,加强农村消防、交通、危险物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形成覆盖城乡务实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深入推进“一村一警一辅”工作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地区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把群众反映强烈、治安情况复杂、案件事故高发的部位和场所,确定为打击整治的重点。2018年底、2019年底、2020年底“一村一警一辅”分别达到85%、90%、100%;完善“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推动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到2020底前,每个农村派出所建立一个标准化警民联调室,至少配备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全面开展农村地区群防群治工作。充分调动基层治保组织、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留守人员的防盗防骗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到2018年11月底,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支群防群治义务巡逻队,并建立完善有关工作制度。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六)农村“雪亮工程”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强力推进以“天网、地网、车网、栈网”四网合一的“雪亮工程”建设,加大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推进城乡视频监控连接贯通。探索将视频图像资源接到农村群众电视终端,及时有效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在农村地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领域逐步开展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到2020年,实现农村地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七)乡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分别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5万元,3000-5000人的村7万元,5000人以上的村9万元的最低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动态增长。

  第九篇 持续改善农村民生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人民群众更加美好新生活。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二十四章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一节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把握好脱贫攻坚节奏进度,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扶贫措施的有效性。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大力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认真落实奖补政策,推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推进就业扶贫,大力推行“三业一岗”模式,加强就业扶贫驿站(就业车间)规范化建设管理,推动就业扶贫驿站(就业车间)就业岗位优先向贫困劳动者提供。积极开发护林、保洁、治安、护路、扶残助老等农村公益(辅助性)岗位,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提供就业平台和技术培训。着力推进生态扶贫,落实《安徽省生态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扩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员选聘规模,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管理服务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稳步推进教育扶贫,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持续开展健康脱贫,深入实施“351”“180”综合医保政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着力实施住房安全工程,强化多部门合作,实施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规范对象认定程序,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因地制宜推广农房加固改造,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深入开展金融扶贫,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的配合、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以及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健全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二节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坚定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重点扶持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推进农村就业示范基地建设。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以乡村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及示范区为载体,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完善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等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在农村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方面,鼓励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劳动维权,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三节 健全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体系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各项服务延伸到村。健全农村地区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支持农民工、农业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项目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范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就业。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培训,从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返乡创业带头人中选拔一批就业创业导师,组成专家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专业辅导。选择一批知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示范园等作为基地,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到2022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者都有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重点建设2个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专栏13 农民增收致富重大行动
(一)产业扶贫工程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立足宣城实际,大力发展稻虾混养、山核桃、油茶、茶叶、中药材、小黄牛、黑猪等特色种养业。持续加大对贫困村特色种养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同时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深入农村扩展服务。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通过直接帮扶、订单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着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网络扶贫增效”的“三有一网”脱贫格局。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旅游扶贫工程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指导各地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和休闲旅游示范点等乡村旅游系列品牌创建。以创建省A级旅游村庄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提升改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接待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发展旅游搞活集体经济。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旅游行业培训,做好人才支撑,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和水平。依托旅游扶贫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户,打造品质优良的乡村旅游景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林业、渔业、手工艺品制作等农村传统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变,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农民向旅游经营者转变,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生态扶贫工程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努力构建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新机制,探索林业助推脱贫攻坚新路径。积极推进林长制,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产业,推进竹产业、木本油料产业、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壮大林业经济,构建健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绿色富民。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贫困户转移性收入水平。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探索天然林、集体公益林托管,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造林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推动就业服务站点向村级延伸。依托“安徽省阳光就业网上办事大厅”“安徽公共招聘网”“安徽省创业服务云平台”三大信息平台,进一步深化基层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责任清单。每年定期开展“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充分转移就业乡镇”评选活动,至2022年全市计划建设52个市级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和84个市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五)农民工就业服务专项行动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篷车下乡”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到2022年确保每年新增3.5万农村劳动力(含新成长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到2022年每年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不少于1000人,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增1-2名市级就业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增加专家服务团队人数,扩大服务范围,为农民提供专业辅导和后续服务。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自主选择依法设立的培训机构,原则上个人先行付费,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规定申领培训补贴。鼓励入企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对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根据培训后合格人数按一定标准给予企业补贴。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七)农村就业岗位开发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基地示范效应,每年招募一批热心公益、待遇较高、交通便利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到2022年,全市建设65个就业扶贫驿站,开发2500个居家就业岗位,帮助2000名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加大辅助性岗位开发力度,主要岗位包括保洁、保安、护林、护路等岗位,对在辅助性岗位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确定辅助性岗位工资标准,最高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至2022年,全市就业扶贫驿站总数达65个。

  第二十五章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第一节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ZQ7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建立县域内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机制,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为乡村师生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坚持示范高中招生到校指标分配向乡村初中倾斜,引导学生就近入学,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增强乡村教育吸引力。重点解决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统一城乡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业务水平。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制度,落实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将农村教师住房全面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czx/3151.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二维码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