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聚焦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对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执行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全心全意,为民理政。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认真做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投入20余万元建成府桥、车江、会冲等12个村便民服务中心,为农民办事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便捷服务平台。
从严从实,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和守信践诺的社会风尚。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立说立行,高效施政。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克服求安稳、患得失、畏首尾的消极心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善闯敢拼的锐气。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努力营造全镇上下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政治生态。
慎独慎微,廉洁从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有关规定,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严格预算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充分利用“三湘e监督”互联网+监督平台让民生项目、到户资金、民生资金分配、扶贫资金、精准识贫、精准脱贫在阳光下运行使用。
总结近一年来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经济的路子还不够宽,思路还不够广,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够多;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三是城镇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功能不齐,城镇化水平低;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效能提升还不够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洋市镇政府2019年工作计划
洋市镇政府2019年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洋市镇2019年将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凝聚攻坚合力,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夯基础。深度对接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坚持因地施策、彰显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农民主体、民建民享等原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人、财、物等各类要素资源,推动全镇工作重点向乡村振兴聚焦、资金资源向乡村振兴倾斜。做实农村本土人才培育工程,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推动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计划,促进传统产业增收增效,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继续完善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落实“一人一户、一户一策、一策一效”,积极发挥扶贫工作队作用,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千方百计添措施、想办法,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切实巩固脱贫成效。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增后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途径,积极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力争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企业。全面摸清辖区在外务工人员底数,强化招商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宣传,大力推介洋市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吸引户籍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突出生态休闲农业、特色观光农业、种养加工全产业链农业等重点领域,广泛吸纳城市资本下乡,实现产业培育与特色小镇同步发展。围绕“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要求,优化招商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建设经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创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突出抓好环境治理,美环境。扎实推进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深化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改革,加强居民卫生宣传教育,提升整体卫生素质。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分步推进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或转型工作。加快启动实施一批环境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镇区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河长制”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全面做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排污等水污染治理,确保各项水环境指标实现达标。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源头治理,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突出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做表率。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依法履职。依法接受镇人大、社会和舆论监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新兴媒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呼声。二是提升行政效能。引导镇村干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上。用好考核奖惩指挥棒,促进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不断提升。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加快推进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和“一次性办结”改革。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准则》和《条例》有关要求,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努力建设高效、务实、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