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子镇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着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阶段性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一、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0万元,同比增长7.8%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50万元,同比增长8.9%;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5亿元,实现增长12%;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亿元。全镇上下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招商引资步伐加快。积极对接永州祁东商会等异地商会组织,在外企业和老板回乡投资率不断提高。今年成功引进祁东永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扩大项目规模,新租地300余亩,用以弥补缺额的发电指标,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发电量约4500万度,给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每年将创税360万元;引进鑫丰建材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石亭子镇泉塘村建设年产6万m3陶粒,4万m3陶粒砖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3310㎡,总建筑面积4100㎡;引进祁东县林燕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三条食品烘干线,主要生产加工茹粉、即食粉丝、黄花菜等农产品,日产90吨。
(三)农业产业成果颇丰。结合县里“五个十万”产业政策布局,着眼本镇是一个农业镇这个实际,我镇提出了“立足于农业,关键是农产品加工业,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当龙头,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当先进”的产业化思路,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邀请技术人员开展产业培训7次850余人次,加强全镇22500余亩经果林木和农副产品的管护指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村防疫员例会,加强业务培训,对非洲猪瘟全覆盖排查两次,全镇共免疫生猪6530头,羊670 只,共免疫家禽235800 羽,其中全年生猪免疫密度达百分之一百,禽流感免疫度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本年度,全镇粮食产量达13140吨,疏菜种植面积15750亩,产量23625吨(其中黄花菜产量15600吨),水果产量达12296吨;全年共出栏猪16041头,牛226头,羊856只,家禽出栏138654羽。
一是树立黄花菜产业品牌意识。黄花菜是我镇支柱产业,是老百姓的“钱袋子”。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本着“堵疏”的原则,一手抓黄花菜质量安全整治,一手引导菜农利用传统工艺制作方法的引导,在为黄花菜树品牌的同时,将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今年,我镇新增2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新增黄花菜无公害烘烤加工网点7个。镇里成立一支专门打击非法添加的队伍,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结合扫黑除恶斗争专注开展打击处理活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镇里组织了5次比较大的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6个非法加工的经营户,查处没收“毒菜”11000余斤,药粉500余斤。
二是继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借助衡阳市创建“中国第一油茶强市”的东风,我镇因地制宜,经研究调查决定将油茶产业作为石亭子镇的优先发展产业。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油茶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镇已形成了三个油茶基地,其中长安村三塘油茶基地3150亩,松山油茶基地1500亩,杨梅、云台油茶基地1100亩,其中长安村、谷陂塘村油茶基地已开始投产,杨梅、云台油茶基地预计在2020年丰产。同时,今年在石亭子村、洪塘村、黄花町村、友江村共完成油茶新造林1300亩,且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油茶造林指标。
三是红薯粉加工实现规模化。薯粉加工方面,此前主要以家庭小作坊为主,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主要集中在谷陂塘村、宝峰村一带,质量好,但产量不高。我镇在引进薯粉加工公司——鑫隆食品有限公司和林燕食品加工厂后,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谷陂塘村“两委”牵头,成立了祁东山脚石手工薯粉加工专业合作社,拓宽红薯粉销售渠道,今年以来实现纯盈利17万元以上。目前,我镇谷陂塘手工加工红薯粉工艺已经申报为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枣业种植。石亭子镇多丘陵,土壤多为红壤,发展枣树种植,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而且成为农民创收的新形式。我镇的枣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镇里财政奖补的政策鼓励下,今年新增200亩以上枣业种植基地1个,我镇的中秋酥脆枣种植面积已达600亩。
五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大力抓好“四冬生产”,在石亭子、梅塘、友江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今年新增50亩以上专业基地2个,全镇冬种油菜3个种植点共1200亩,西兰花2个点500亩,香芋共2000余亩,生姜共种植1000余亩,专业我镇共种植香芋2500余亩,生姜1600余亩、红薯800亩、反季蔬菜200余亩。
六是狠抓示范样板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新模式。农业示范样板建设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全镇农业生产的成效,一年来主要抓好了两个示范样板建设工作:一是1500亩的高档优质稻+油菜示范样板,主要涉及到杨梅村、友江村、石亭子村、长安村、云台5个村;二是500亩高产优质红薯示范样板,建设地点在石亭子村、黄花町村、秋塘坪3个村。两个示范样板的成功建设,全面带动了全镇高档优质稻、油菜及红薯三大作物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