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1、以切实加强基层党建为推手,狠抓从严治党
抓好党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和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关键,以完善乡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乡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全年开展集中学习24次,参学400余人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主题教育党委集中学习每月3次,共计9次,机关支部集中学习,每月1次,共计3次,参学率100%,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委的自身建设,党委的执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抓农村经济建设和统领全局的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加大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村书记、驻村工作队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村两委干部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涉及9村1社区共3000余人次。二是规范党员发展。严格按照党员发展“两票决、一公示”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全年共审批转正党员5名,列为入党积极分子8名,发展预备党员10名。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树立“五化”建设先锋支部,主题教育期间专门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新增情况,班子成员下村指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制度,发展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支部“五化”建设进行评比,并纳入年终乡先锋支部考核项目中,做好支部“五化”建设规范化,尤其是软弱涣散党组织龙地坨村,完成整顿转化。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次,分析研究和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今年共查办问题线索2件,完成自办案件1件。开展例行廉政谈话11人次,提醒谈话7人次。二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党员村组干部带头推动革除陋习,规范和完善《小龙门乡关于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喜庆事宜的管理办法》。
2、以强力推进经济建设为要务,狠抓产业升级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乡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达2.35亿元,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0.8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25元,同比增长10%。
粮食播种面积完成13650亩,经济作物完成播种面积2105亩;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畅哥禽业有限公司、黄氏胡峰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样板示范、典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不断扩大,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稻+鱼”养殖共500亩,种植优质柑橘5300余亩,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20.4万元。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开展穿岩湾休闲度假村各类民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小龙门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小龙门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以巩固脱贫质量为关键,狠抓精准扶贫。
一是责任明确到人,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实行乡联村领导包村、全体干部结对帮扶、村组干部包片包组制度。深入开展“`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行动。乡党委充分调动联合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三位书记在村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好三个书记的主体作用。全乡共有258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年开展帮扶责任人培训4次,二是精准落实政策,确保帮扶取得成效。2019年全乡落实危房改造户18户46人,发放金额47.8万元,100%资金已到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临时)救助、医疗特惠保、健康扶贫专项救助”五重保障全覆盖,为全乡558户2206人代缴每人60元的医疗健康特惠保和220元每人的新农合医保金,涉及金额61.9万元。2019年576人享受教育普惠政策,共累计发放25.54万元,73名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金10.95万元;2019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8户,贷款总额90万元。自主产业涉及448户1842贫困人口,发放奖补资金90.19万元。发展320亩稻花鱼主导产业项目,贫困户145户745人享受14.9万元分红;全乡安置贫困劳动力特岗33人,举办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人员达600余人。四是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坚持专款专用,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及财政相关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等工作。六是强化日常工作,扎实开展扶贫资料“三统一”,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经常开展督促检查,严格实行问责,一年来,共召开各类脱贫攻坚会议18次,进行督查24次,约谈乡村干部6人次。
4、以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为根本,狠抓民生保障。
全面落实五保政策,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98万元,受益低保户共163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费用32.76万元,受益群众39人,残疾人生活补助、护理补贴,17.78万元,受益群众187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0.1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890人,全面完成农民参合、参保任务,“新农合”参保人数8592人,全乡共2214名60岁以上老人领取了基本养老津贴。认真落实计生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放开二孩与控制人口增长相结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完成,唐氏产前筛检92人,计划生育率达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