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镇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差、底子薄,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任务仍然繁重;二是干部思想观念较落后,习惯于老思想、旧方法解决问题,工作拖、推、散的现象明显;三是干部创新精神、担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还不够,工作忙于应付;四是镇村干部的服务效能和作风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和转变。五是村级经济相当薄弱,空壳村问题比较严重。
(二)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主要有:在基层党建方面:一是年龄老化严重,流动党员较多。农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全镇党员301名,其中农村党员266名,平均年龄达52岁。目前有16名外出流动党员,平时能经常联系的仅5名,虽然在广州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但对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前缺乏其他有效手段。二是村组队伍弱化,管理措施不多。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服务发展、带动发展能力不强。三是创新办法不多,服务能力不强。部分支部组织硬件强、软件弱,服务群众不到位。如在镇督查中还是发现有村干部轮值不正常的现象;有时机关基层支部活动走过场等问题。在驻村工作队管理方面:一是各工作队虽然在会议督查检查中能到岗到位,但基本上都是在村部的时间居多,深入群众较少;二是部分工作队下拨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还有少数工作队在加大投入上重视不够;三是创新创特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在示范点打造工作中,没有明显进展。在精准扶贫方面:一是主动脱贫能力差,脱贫难度较大。未脱贫的贫困户绝大多数的低保户尤其是精神类残疾人,脱贫难度较大。二是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不便。全镇公路大部分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还有一个25户以上的自然村道路正在硬化。三是公共事业滞后,群众负担较重。全镇仅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点,所有学生均前往程龙学校或县城就学,群众负担重;全镇现有卫生院1所,还未实现一村一个公里卫生所。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一是群众的意识还不强,部分群众还不习惯集中倒垃圾。二是政府牵头,但群众主体意识不强。
四、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是龙南打好六大攻坚战、加快振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迎接“高铁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2017年程龙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赣深高铁沿线‘工业强、旅游旺、城市美、百姓富’的明珠县”战略部署,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旅游发展为主线,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扶贫攻坚为突破口,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为目标。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和谐稳镇、党建强镇”发展思路,努力将程龙打造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生态优良的“全域旅游”示范镇。
(一)以六项清单为抓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抓班子强堡垒。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进一步强化各村党组织书记定期向镇党委述职制度,切实抓好“六项清单”的落实;持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加强党建骨干队伍的能力素质;探索建立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对“三经费一场所”的投入。二是抓队伍强素质。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建平台强示范。继续推广党员家庭示范化建设,高标准打造程龙龙秀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并组设区的工作,探索在龙秀推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将西湖新村打造为全镇的综合示范点。
(二)以“一户一策”为关键,推进精准扶贫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持续、精准发力,继续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帮扶措施,努力提高群众收入。出台产业扶持办法,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基地和电商发挥带动作用,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或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发动社会力量,不断壮大“圆梦助学基金”,扩大“扶贫助学”覆盖面,提高“扶贫助学”标准。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养老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保参保率,优先保障高龄老人补助、社会救助、农村优生健康检查等资金的落实,确保农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强化基础设施扶贫,加大投入,完善、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通组公路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贫困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拓宽贫困户的致富渠道。到2017年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面脱贫,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三)以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核心,建设和谐秀美乡镇
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战略思想,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积极引导群众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果农转产种植红橙、石斛、香菇,抓紧完善乘龙脐橙交易市场建设,逐步把石斛、香菇、秋葵种植培育成我镇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坚决落实好“河长制”,强化水源地意识,抓好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治,强化工作措施,保护现有的林木资源。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做到网格化、全覆盖,按照户分拣、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开展“卫生清洁村组、卫生清洁户”评选活动,提高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参与卫生清洁活动的积极性;加大对河流、交通沿线、重点村庄及圩镇卫生的集中整治;完善程龙农村清洁工程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包村包组包片责任制,发挥村组干部和农村低保贫困户的作用,积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形成镇、村、组、户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环境卫生的良好格局。
(四)以和谐平安为目标,维护社会一方稳定
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从严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大力推进网络问政、网络行政,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之以恒转变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进一步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实,切实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抓好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培育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政风。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等行为的行政监察和究责问责,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始终保持政府清廉本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集中解决干部“四风”问题,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反腐倡廉防线,以优良作风把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五)围绕程龙温泉开发,做好旅游文章
全面融入《龙南旅游产业规划》,以全县客家文化体验区建设为契机,突出程龙特色,打造好绿天泉温泉度假区,千年古树群、十里桃川、石斛谷等景区,提升程龙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一是安排精干力量做好程龙温泉项目的推进和服务工作,加强与新投资方的沟通,加大服务力度,协助其解决好各种问题,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力争早日把程龙温泉项目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景区。二是加大对程龙其它生态旅游资源的推介力度,以杨梅、八一九为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引外商到程龙投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项目的推进把程龙的生态旅游资源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畅游十里桃川、鉴赏千年古树、采摘生态脐橙、品位客家美食、享受程龙温泉、品鉴铁皮石斛”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三是加快程龙生态旅游市场的形成,探索打造程龙生态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鼓励和扶持农户开展农家乐、田园采摘、农事体验、乡村自行车骑行等旅游服务娱乐项目,使农民收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同步得到增长,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程龙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