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改革开放释放新阶段经济发展新活力。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鼓励外资投资高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支持外资企业延伸产业链,引进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并购和联合等方式,在海外设立批发展示中心、商品市场、“海外仓”等线上线下国际营销网点,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借助南非“东莞制造”品牌展销中心,拓宽“茶山制造”的销售渠道。深化与台港澳经贸合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台港澳企业加快就地转型升级,引导外资企业逐渐由加工贸易和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领域转型。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和企业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等重大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互动长效机制,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发挥其在构建产业集群、服务企业的纽带作用,引导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做好商事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强化系统集成,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深化“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完善政务数据大脑,持续升级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高可靠、智能化、云网一体的“数字政府”智慧网络,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信息应用实际效能。积极探索智慧政务建设,推动一体化政务平台等各项网上办事平台落地,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统筹推进镇级平台与市级平台、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积极推广“粤商通”“粤省事”等便民利企平台,做好各平台推广工作,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积极深化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建设,健全信息公开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政务信息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充分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的作用,及时回复公众征询,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窗口人员业务培训,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五节 全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打造精致的现代化城镇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进一步外强联动协作、内提品质内涵,以“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共治、精治、法治、慧治,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品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城市的高品质赢得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的新优势,为茶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作用,加快编制《茶山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统筹划定规划管控底线,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合理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与通道。综合考虑区位环境、产业布局和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等要素,按照“重点区域优先统筹、其他区域弹性发展”的原则,科学划分区域功能布局,促进镇村共同发展。
推进品质交通攻坚。提升城市道路网密度,优化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主次支路规划建设,推进茶石路、沿溪路、增溪路等镇内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推动桑茶快线及延长线、生态园7号路、月湖路延长线、14号路二期等市属工程动工建设。打造高品质慢行系统,开展内河涌堤岸碧道建设,推动我镇慢行系统与水生态环境同步提质,并接入省市碧道网络。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开展“堵点”攻坚行动,构建依托交通大数据为基础支撑的拥堵治理新模式,解决重点路段经常性拥堵问题。强化交通运行秩序整治,常态化开展停车行车秩序、超限超载等专项整治行动,综合治理泥头车、“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乱象,重点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规范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管理,做好桥梁常态化检测巡查。完善规范出租车、网约车服务,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持续抓好东莞火车站、地铁站等主要场站交通接续保障和综合整治工作,严厉查处非法运营行为。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坚持“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差异收费、加强管理”的原则,统筹开展智慧停车、停车诱导、立体停车等新型停车系统建设,力争每年新增800个路外停车位。分步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2021年在镇中心区和主干道增设“智慧停车位”不少于3900个,“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镇“智慧停车”全覆盖。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片长制”“路长制”“所长制”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保洁公司考核管理体系和镇村二级环卫统筹管理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强化环卫保洁工作,打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干部绩效考核范畴,提高村(社区)主动性。全面实施“行走茶山”“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持续大力开展“六乱”和田间窝棚整治,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打造一批设施先进、示范性强、可复制的亮点公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建设,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加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等的日常养护管理,争创国家园林城镇,全镇绿化率提升至49%。推动镇村的公园、绿地、特色景点串珠成链,全力打造高品质“公园小镇”。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推进智网工程、精细化管理考核、数字城管三大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感知、分析、服务、监察、指挥“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系统。铁腕推进“两违”治理,建立“日常巡查、群众举报、无人机空中巡查、卫星图斑监控、网格员巡查、视频监控”相结合的监控巡查体系,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新增“两违”。推进历史违建分类处理和规范民房住宅管理,妥善解决历史违建问题。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变电站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新建变电站智能化、数字化。坚持规划先行、分批推进,建设一批集充电、加油等功能一体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优化油气网络设施,完善天然气高压主干管网系统及中低压管网系统,加快推进高-中压调压站建设。着力推动水务设施现代化,加快推进东莞火车站南片区排水工程(第二阶段)、寒溪河茶山村上游段堤防工程等的建设。大力推进东引运河-寒溪水等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城市排水排涝设施,全面推进易涝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推进改管换表工作,加快推动供水二厂四期工程投产,逐步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供水目标,保障供水安全。全力推进智慧水务工程,建立“智慧供水”管理模式,推进“智慧漏控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建成“感知全面立体、资源集约共享、应用协同智能、智慧融合高效、服务普惠便捷”的智慧水务平台。高质量建设5G 网络,2025年实现5G网络全镇覆盖。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培育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示范企业。
第六节 全力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
树立“经营城市”“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全面整合城市空间资源要素,用足用活存量空间,大力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增量规模扩张向存量效益提升转变,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展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促进城市资源结构有序重组和效益最大化,有效提升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更新单元划定—前期研究报告”的规划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年度城市更新规模,划定城市更新重点地区、重点片区及重点更新单元。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上元旧村、坑口旧工业区、茶山自来水厂片区、茶山村珀乐片区等980亩改造工作,切实做好更新单元前期服务、改造方案编制、单一主体挂牌招商等工作,推动以拆除重建为主导的“三旧”改造转向多元综合提升城市品质的城市更新。扎实推进“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镇企、村企合作,提高工业用地规划容积率,完成拆除平整、土地整理“工改工”任务1900亩,构筑一批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社区”“产业社区”,承接新一轮广深港企业产业外溢效应。
大力推动土地统筹整备。强化镇村联动统筹发展,创新土地收储整备模式,按照“征地补偿+返还用地+建设厂房”原则,着力破解土地收储中利益分配和平衡的核心问题,实现镇村联动、互利共赢。完善土地收储机制,落实“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拓宽收储整备途径,力争收储整备土地不少于850亩。加强闲置用地盘活整治,积极探索低效土地物业盘活利用和回收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科学有序向市场供应土地,力争供应土地不少于750亩。全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对重大项目、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坚持优先快捷供地。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复绿,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低效建设用地转型增效,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历史欠账问题。
打造“双轨TOD”商贸集聚区。充分发挥松山湖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和功能区统筹作用,积极融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和南部九镇“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发展,打造适宜高端人才创业生活的综合环境,积极配合加快东莞火车站和轨道交通2号线茶山站两个TOD的规划建设工作,继续协助做好导航台、高压线迁改等工作。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公共交通、人口和公共服务等向TOD周边及圈层地区集中,不断拓展高品质的产业空间载体。
第七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河涌治理和河岸整治,不断提升巩固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水平。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坚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水思路,全面、系统、科学地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整治力度,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工业企业和用水大户的雨污分流工程,完善企业和用水大户排水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无牌无证、非法排污、废水直排、偷排的环境违法行为,按照“查、测、溯、治”的原则,持续深化排污口排查整治,从源头上杜绝污水入河。本着应收尽收原则,对污水管网建设回头看,查漏补缺,着力完善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加快推进公共区域雨、污水地下排放管网系统建设,全面查漏补缺,精准补齐截污短板。全力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缺口,加强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运维管理,确保稳定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同时对全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评估,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提升污水处理率。严格落实“河长制”“塘长制”,加快编制及落实“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河涌的内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补水活源、河涌管养、“清四乱” “五清”等工作,确保全镇18条(段)河涌水质稳定达到V类水。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和万里碧道建设,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
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精准施策、严格监管,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大臭氧、PM2.5污染防控力度,充分利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数据,提升精准治气水平。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源头防控、过程严管、末端治理”原则,狠抓汽修、干洗、制鞋、家具、印刷、工业涂装等行业VOCs治理,通过无人机、VOCs走航监测等方式,全面强化执法监管。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大柴油车和冒黑烟车路检抽检力度。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使用超标、高排放、冒黑烟非道路移动机械现象基本消除。强化扬尘等面源防控,严守“六个100%”扬尘防治标准,加快推进施工工地日常监管和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对水泥搅拌企业和重点路段扬尘管控,保持泥头车执法高压态势,对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运输单位实行严管重罚。加大露天焚烧和露天烧烤监管处罚力度,确保全镇范围基本无露天焚烧和露天烧烤现象。
持续加强土壤安全利用。按照“摸家底、查状况、强防控、优治理、提能力”的思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铺开土壤污染背景值调查工作,按照不同土地利用分区,加快推进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采样与分析工作。强化企业详查质量管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工业园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管控,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制度,签订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责任书,督促各主体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严密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强化固废污染防治,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管控,加快推进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处置管理规范,加快一般工业固废暂存点建设,按照“无害化、资源化、可利用”要求,建立一般工业固废循环利用平台,着力提升固废污染防治水平。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加快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及园林废弃物等垃圾终端处理中心和垃圾压缩站的建管,提升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能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绿色生产方式。深入调整产业布局及能源结构,严格产业环境准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工业集聚区红线划定工作,引导涉污项目入园建设,实行集中管理、有效治污。持续推动化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型建造方式,提升绿色施工水平。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规划建设充电桩设施,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反对过度包装,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镇村干部年度述职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持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环境信用评价和“黑名单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机制、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建设“智慧环保”,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坚实的信息采集和监管平台。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及时公开全镇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效,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强化督促落实。不断完善强化有奖举报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成为我们环境监管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