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遵循创新驱动的原则。当前我镇还有部分干部群众的小农意识尚未完全消除,眼界放不宽,头脑放不活,手脚放不开,工作中缺乏创新驱动意识。因此,要努力打破思想上枷锁,强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破除“墨守陈规、患得患失”的守旧观念,全力推进模式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观念创新、作风创新。
第三章创新发展模式 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深圳前海自贸区、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吸引聚集高新科技企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第一节 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力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提升”、“知识产权强化”、“创新创业服务”等工程,努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作,落实企业研发优惠政策等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家高新企业。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创新发展各项政策,动员和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完善研发机构设施建设,提高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帮助企业上市,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扶持孵化器、创新城、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发展,加强孵化器与企业、科研院校的对接,增强服务企业和孵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主动对接松山湖大学创新城等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带动我镇建立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载体。
优化营商创业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在企业开办设立、项目投资建设、企业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突出解决好重点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力度和信息化程度,加强市场监管,创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环境,降低企业营商成本。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创新人才及家属安居落户、升学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问题,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业环境。
第二节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
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松山湖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集中力量招引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企业。重点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总部、设计中心、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等,培育总部经济。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家具、电子、印刷等传统产业“去产能化”,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以优化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置。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优化装备和工艺,提高新材料的利用水平等和设计水平等,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展企业销售渠道,促进专业市场变革转型,通过繁荣市场来消化产能。
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统筹大岭山森林公园、水朗百年老树荔枝林片区发展都市悠闲农业,大力推广“岭丰糯”等优质荔枝种植,重点打造老树荔枝品牌。鼓励农民连片种植火龙果、无公害蔬菜、发展农家乐,打造一批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统筹大环莞香种植片区,做好莞香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提升莞香文化品牌影响力。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发展新体制
全面改革创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深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竣工结算、政府采购等程序,完善决策、督导、执法等流程,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改进基础医疗、基础教育、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公共服务措施。创新经济管理方式,把抓经济的精力更多放在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征收和补偿安置制度改革,优化土地统筹开发与利益平衡机制,兼顾镇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加强规划统筹和建设用地整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通过规划修改、土地收购、地块拼合等方法整合建设用地,打破发展空间资源制约。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综合整治,扩大有效面积,优化地类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创新“三旧”改造用地制度,出台融资支持等鼓励政策,推进实施连片组团式集约改造和“工改工”改造,多渠道整合腾挪转化低效用地,拓展优质产业发展新空间。创新闲置土地分类处置机制,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