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我镇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我市“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建设“七个石排”(创新石排、实力石排、宜居石排、美丽石排、和谐石排、幸福石排、活力石排)为核心,抓好“三重”建设,打造产业升级创新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滨江新城宜居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区,实现绿色协调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切实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开创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第二节发展原则
“十三五”期间,实现“富民强镇”目标,建设“七个石排”,努力不拖东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不断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建立村、镇、企业合作开发机制,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进社会融合,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环境优先。立足镇情,正确处理优化环境与发展产业的关系,既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协调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一、第三产业,实现环境优化与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坚持巩固、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优势,壮大绿色产业,促进低碳绿色经济发展,开拓用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空间。
——坚持开拓创新。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改革任务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及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积极营造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主动深化基层治理领域改革,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依法实行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依法治镇。全面深化法治石排建设,创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引导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风气,为东莞建设全省、全国领先的法治城市作出贡献。
——坚持借力用力。结合我镇实际,认真解读上级各类政策,梳理出可以为我镇发展所用的政策措施,把上级的“政策红利”转化为推动我镇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向上争取各类发展资金,用上级的资金保障我镇发展各项事业正常推进,化解我镇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难题。
——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镇委对全镇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镇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开创加强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完成“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三节主要预期目标
“十三五”时期,努力推动石排经济社会发展行驶在快速发展轨道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创意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04.1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亿元,年均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各项税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保持8%以上增长,“七个石排”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作出石排应有的贡献。
——经济实力更加厚实。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态型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光电通讯、包装制罐、汽车配套产业等主导产业产生积聚效应,产能大幅度释放。继续以狠抓“三重”建设为首要任务,以石崇工业园、石鑫产业园等园区为载体引进大项目,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繁荣文化旅游创意业,兴旺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支柱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镇村统筹发展步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格局更加完善。新型城市化建设有序推进,新城市中心区功能进一步提升,加快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以城市的定位、城市的标准、城市的格局建设宜居石排,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充分利用红石山和14.5公里长的东江沿岸线的资源禀赋,形成滨江而居、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生态绿城特色,形成城市美景与红石文化底蕴相融共生的城市神韵,构建一座宜居宜业宜人的滨江新城。集中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强东江新中心区开发建设,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和城市管理,形成各具优势、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组团式城市格局。
——环境魅力更加彰显。以东江为特色抓好环境塑造,以生态为核心抓好环境提升,升级改造石崇大道,打通连接东江新中心区的路网建设。推动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和海仔河整治,强化水污染治理水平。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完善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塑造城市美景与文化底蕴相融的城市神韵,彰显滨江新城的迷人风采和魅力。
——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与全市同步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能力进一步提升。居民就业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农民创业就业进一步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逐步完善各种便民、利民、惠民的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