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一)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扶贫领域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清除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185人,新增贫困户16户51人,补录漏登贫困人口84人,确保把真正困难的群众增进来,把不符合条件的人筛出去。扎实推进“4321”结对帮扶工程,深入落实“三走访三签字”工作要求,确保实现走访全覆盖,政策宣讲全覆盖,因户施策全覆盖。积极对接政策,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39.2万多元,教育帮扶174名贫困学生和职校在校生29人,为448人提供医疗救助共230.64万多元,发放就业交通补贴110人5.44万元。易地扶贫搬迁12户贫困户全部入住新房。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作用,县人社局给予我镇首个扶贫车间——清水湾饰家现场挂牌。
(二)尽心竭力推进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塘市”为切入点,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干部每月巡一天、百姓天天睡得安”的治安防控活动。建设“雪亮工程”,完善监控设施,镇区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大幅提升。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设立“人民来访接待室”,建立接待处置台账,每日1名党政领导值班接待。强化“三调联动”,打造人民调解“百米服务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纠纷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6起。配备村、社区网格员38名,“网格化”信息采集34916人,完成全镇总人口的95%以上,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二二四一一”工作模式,集中精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我镇共执法108余次,联合各级部门执法26次,共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查处非法生产及经营行为63起。排查烟花爆竹、建筑领域、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安全隐患70多处,下达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60多份,整改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多措并举改善民生事业。2018年全镇始终坚持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摸清底子,严守标准,确保利民资金和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兴国必先兴教,治穷必先治愚,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尽可能的享有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我们成立了塘市镇专项教育基金管理办公室,首次募集教育基金268.36万元,并为3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了首批助学金。实施危房改造46户,解决46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阳湾、贤江集中新建五保之家,探索分散供养新模式。截止到今年11月,广泛动员群众参保,新农保完成全年筹资目标任务的110%,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6%。给31户计生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3.92万元,发放老、弱、病、残及困难复转军人慰问资金3.21万元。抓好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优生优育,完成产筛80多例,开展“孕前健康免费检查”,共为 150对育龄夫妻进行B超、血常规等专项检查,为285名35-64岁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免费预防接种2676人次。
五、加强监督,从严问责,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财务收支、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早晚指纹打卡签到制度,对镇窗口部门作风及村干部“坐班”情况明察暗访,共下发作风通报10次,约谈镇村干部30余人。立足拒腐防变,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纪律意识深入人心。落实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
2018年,我镇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塘市发展还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一是结构不优,品牌不响,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二是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洁净乡村、河长制等工作与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干部“四个意识”不强,工作有畏难情绪,创新性、主动性不够等等。在2019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县委“1357”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突出抓好重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塘市镇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镇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塘市发展还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在2019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紧扣县委“1357”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突出抓好重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是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是脱贫攻坚领域作风建设年,我镇既要巩固好成果,又要完成好减贫任务。要把脱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焦脱贫主战场,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工作要求,全面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4321”党员干部结对精准帮扶机制,落实教育、产业、医疗、社会保障、异地搬迁等各项扶贫政策,抓好扶贫项目建设,严把“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同时加强扶贫作风建设,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