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林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深化落实精准脱贫工作,主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美丽湘西等各项工作,以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保障民生为抓手,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惠民生,全力以赴抓发展。
2018年来,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产业富民。我镇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着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产业富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帮助群众增加一条就业增收的路径,必须由“输血式”扶贫转换为“造血式”,提振群众“精气神”,激发内生动力。突出以“两叶一果”及新兴特色水果猕猴桃、八月瓜为支柱的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我镇现有茶叶1.5万亩,油茶1.1万亩,已完成烟叶种植780亩,已收购烟叶1450担,完成茶叶新扩770亩,猕猴桃产量约200吨,八月瓜产量约300吨,柑橘产量约2.5万吨。
(二)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坚持旅游兴镇。围绕州委“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愿景和县委“1带4区10个特色村”乡村旅游战略,我镇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立足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总体定位,以红石林、坐龙峡景区为依托, 以旅游助推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资源深度融合,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镇内现有一处“世界级”品牌—红石林岩溶地貌世界地质遗迹,有五处“国字号”品牌,全球唯一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景区—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国家级森林公园,首批10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老司岩村,国家级传统村落新成员—列溪村,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张家坡村。目前,坐龙峡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征地已完成,正在施工中;古丈县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建设征拆工作已启动,河西卫生院场所已拆迁完毕;昌松康养项目因涉及战国古墓群正等待县里到州文物局办理审批手续;完成示范村团结村、精品村马达坪村的创建,全面推行了河长制,截止2018年12月13日,全镇年游客接待量20余万人次,游客接待收入1666余万元。
(三)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工业强镇。省级工业园区成功落户我镇,南方水泥、鑫科牧业、湘泉酒业、恒源电杆厂、得象能源、隆永新材料等一批企业先后落户我镇,工业园区企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园区运营正常,截止2018年12月13日,南方水泥实现产量100余万吨,鑫科牧业投资1300余万元,产值2900余万元,湘泉酒业今年已完成投资1.1余亿元,恒源电杆厂投资2000万元,产量5000余根,产值3700余万。我镇坚定不移地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镇的主要推动力,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园建设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四)精准脱贫稳步推进,坚持靶向攻坚。红石林镇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州委、县委决策部署,深化落实精准脱贫工作,围绕“户脱贫、村退出”标准,坚持靶向攻坚。截止2018年12月13日,我镇建档立卡户国扶系统现有734户2782人,2018年脱贫78户283人,2018年“村退出”涉及1个预脱贫村团结村,均已完成乡镇公示上报工作,完成全镇14个工作队帮扶11个行政村精准户全覆盖。为了进一步落实扶贫政策,确保部分特别困难的贫困户稳定脱贫,我镇今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58人,选聘保洁员98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户10人。春季“雨露计划”教育助学97人,共资助234000元,秋季“雨露计划”教育助学88人,共资助220000元,县外就读春季教育助学87人,共资助86750元,县外就读秋季教育助学72人,共资助69750元。截止2018年12月13日,危房改造58户,完工验收20户,30户放弃,动工8户。在产业利益链接方面形成了“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夯实了脱贫基础。为了使干部结对帮扶提高群众满意度、走实精准扶贫基层基础,红石林镇团结村积极探索结对帮扶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在团结村全面推行“实打实明责—面对面收集—点对点交办—手把手培训—一对一入户—心连心帮扶”的结对帮扶工作方法,在全县率先迈出了靶向帮扶的第一步,着力解决了“谁来访”、“访什么”、“不会访”、“怎么访”的问题。在明确帮扶任务上用心动脑,强化与县财政、扶贫办、医保、教体、民政、农业等职能部门的高频率沟通与协调,全面收集情况,通过机关工作微信群和手机短信点对点交办,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在提升干部走访水平上狠下功夫,通过抓培训,让干部清重点,抓测试,让干部知政策,抓创新,让干部牢记忆,确保入户走访任务高效落实;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频出实招,建议帮扶干部通过“干一回活、谈一次心、办一件事”拉近与帮扶户的距离;要求帮扶干部带着问题走访,能解答的当场解答,难以解答的提交工作队统一办理,特别是对有信访苗头的群众重点约访和回访,及时化解矛盾。
(五)突出改善社会民生,强化基层基础。一是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加快了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团结村公路提质改造的通组道路硬化路基整修已完成,待州路桥公司进场进行路面硬化,其他行政村等县交通局安排中标单位进场施工。我镇已完成辖区内143.1公里乡村公路养护任务,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实施,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镇范围内6个人饮工程正在实施,厕所革命已完成摸底工作;低保清理整顿开展有序,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查复核等多个环节,全镇现有低保人员716户1495人,其中城居低保人员198户352人,农村低保人员518户1143人。截止11月29日养老保险参保率约达93%,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补贴与扶贫补贴资金1264万余元。配合完成了土地确权相关工作,目前仅有龙天坪村尚未完善,白果树村撮烈资料存在问题,相关纠纷正在处理中。完成了县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任务,已办理76户,其中54户已上报资料。三是计生工作有序进行,我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社区,1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495人,其中育龄妇女3732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全镇出生136人,死亡87人,全镇农村独生子女户115户、两女结扎户108户、奖扶对象78户、特扶对象11户。已完成全员人员数据清理核对工作,已完成孕前优生98人,完成了春季入学补贴发放工作,完成秋季入学补贴发放工作,完成核定免费参合名单,完成独生子女、两女结扎户大学生奖励工作,完成城镇退休职工独生子女补贴发放申报,完成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县定任务,我镇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任务数完成515人。四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学龄前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迈上新台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镇学校软硬件得到了全面加强,文体事业繁荣活跃,红石林、马达坪等村的文艺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