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常平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二)现代产业体系开创新局面
(三)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六)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七)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八)社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二)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镇
(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强镇
(三)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宜业宜商宜居标杆镇
(四)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城两区六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五)充分发挥铁路枢纽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能物流节点
(六)着力挖掘内需市场潜力,建设高品质东部消费中心
(七)推动文旅产业统筹规划,建设高品质东部旅游集散枢纽
(八)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发展新活力
(九)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十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高品质幸福美好常平
五、重点项目
(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项目
(二)创新体系建设项目
(三)城市空间优化拓展项目
(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五)生态环境改善项目
(六)文旅产业发展项目
(七)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项目
(八)民生福祉增进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强化资源保障
(三)强化监督考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常平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在结合我镇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根据《中共常平镇委关于制定常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本规划,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常平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常平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双统筹”,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影响的严峻考验,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等工作,集聚高端发展要素,有效转换增长动能,切实在经济下行压力中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总量年均增长6%,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74.46亿元,比2015年增长33.7%(下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46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92亿元,增长47.9%;税收总额52.36亿元,增长55.4%;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56.08亿元,增长237.4%;人民币存款余额469.24亿元,增长46.7%;人民币贷款余额362.67亿元,增长135.8%;总用电量36.61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26.06亿千瓦时,增长25.2%,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2019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19名,排名上升了4位,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图12016-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二)现代产业体系开创新局面
大力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坚持存量提升、增量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镇拥有规上工业企业492家,比2015年增长93.7%;规上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五年来累计增长17.5%,年均增长3.3%。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推动东莞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引进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知名电商平台,企业进驻率达80%,世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常平科技园两个园区获评“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着力推动宝力珠宝文化产业园建设。顺应“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趋势,推进“定制之都”品牌建设,加快组建常平创新联盟,建设常平定制万物互联公共云服务平台,启动创建“常平定制”区域品牌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引进常平智创产研中心、维他奶(东莞)食品饮料生产中心、华立装饰复合材料、固达高端数控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大力推动莞民投、万丰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新开工,为我镇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参与“三区”建设取得扎实进展,成功获批建设东莞市深化莞港经贸产业合作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成为全市5个基层改革实验区之一。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截至2020年底,全镇有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企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5家。
(三)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截至2020年底,全镇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7%,比2015年底增长26.3%(下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增长960%;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389项,增长78.4%。科技创新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2016年获评省首个“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镇;2017年获评市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考核评比优秀等级。大力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大创新节点(常平国际创新港、常平时代智创产业园)建设,其中国际创新港已成功对接北美、加拿大等地区,国际资源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常平时代智创产业园获批市第一批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达50亿元,时代智创智能装备生产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与香港瑞安集团合作打造“香港城”项目,促进湾区人才、资本、创新等要素流入常平,目前已落实首期开发用地指标450亩,完成规划编制初稿,提前开展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征拆工作成效明显。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成功引进POP Life品牌开发和创意公司全球总部,华立、挪亚家获评全市工业设计重点应用企业;与东莞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产业建设及社会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打造东莞东部创新高地。
(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大力改善交通环境,道路功能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从莞高速东莞段建成通车,莞惠城轨全线开通,东平大道延长线项目首期环常北路至十一横路正式通车,区域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常平大道品质提升示范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成功打通环常路至东深公路连接线、十一横路等一批“断头路”,重点路段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大力开拓城市发展空间,近五年累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8宗,共2175.7亩,处置闲置土地21宗1026.7亩,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市更新取得新成效,连续五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三旧”改造任务,获市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共205亩,其中2018年获得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第一名。全力推进“六大片区”规划建设,引进碧桂园、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大集团共同规划建设东莞东站TOD片区、新城片区和常平北环路站(岗梓车辆段)TOD片区,对朗贝村、袁山贝村实施整村改造。东莞东站TOD项目和新城片区统筹土地超2240亩,片区统筹规划与连片改造取得新进展,朗贝村、袁山贝村项目意愿征收率已达90%以上。首个城轨站上盖商业综合体翔龙天地广场于2019年正式运营,进一步革新东部片区传统购物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