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镇
一是全力补强制造业。坚持制造业立镇,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方向,巩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支柱效应,提升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优势地位,做优毛织、玩具、塑料制品、服装、家具、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依托瀛通通讯等电子信息优势企业,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链延伸,快速打造成国内知名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引导制造业企业实施由ODM向OBM的第二次转型。积极引进深圳、广州的智能制造技术资源,建立健全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链,积极发展智能制造领域关键零部件及元器,建设大湾区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核心零部件配套基地。坚决将土地资源向制造业企业倾斜,严格落实工业红线、蓝线保护制度,严控“工改居”,加大已批未供未建、已批已供闲置土地的收储力度,为优质工业项目提供土地支撑。推动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引入做强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强对超亿元、“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的梯队精准培育,进一步推动“倍增计划”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非公经济50条”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
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结合现有新兴产业基础,瞄准未来产业风向,重点推动新材料、生物制造、5G应用、电声和音频等新兴产业发展。开展产业数字赋能行动,探索建设行业型、区域型或企业型数字转型促进中心。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5G+供应链”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资源合理调配。加快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制造、新材料等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网络、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打造一批智能工厂。
三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引进香港、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为东莞制造业提供产业服务。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高端制造业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需求为引导,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服务,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加快培育本地有影响、竞争力强的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打造专业性强、复合型优势突出的设计队伍。积极创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功能园区和产业园区,争取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和创新进口业务模式政策在常平落地,积极争取在常平举办有关跨境电商活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集聚区。加强莞港制造业产业供应链合作,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和保税物流,争取设立常平保税物流中心(A型),推动常平跨境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开通“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契机,加快常盛货运站场和东迅货运站场的升级改造,恢复设置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及技术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等行业。
四是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制造体系产业链,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倾斜等方式培育和发展电气制造、电声等行业骨干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技术改造,优先支持产业链关键企业增资扩产,推动重点产业链企业实现倍增。推动莞睿云谷产业园和时代智创产业园尽早投产,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配套大数据应用产品服务等,着力打造智能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强镇
一是打造重大创新创业平台。依托我镇塑胶批发市场和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推动对塑胶新材料的研发。充分发挥常平智能智造与创意设计学院作用,实现科创成果转化。支持“香港城”和国际创新港建设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园区,以东莞理工学院常平学院为平台,与香港高校院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需求,推动国际创新港、莞港青年创业谷等双创孵化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载体申报港澳台孵化平台及资助,为入孵项目提供低成本、便捷化的经营办公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公共实验室和研发、中试生产、产品检测中心等共享设施。扶持企业主导的智能针织协同创新平台、龙昌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华立实业装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平台的建设。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强化分类扶持与引导,重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更多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向重点领域企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参与标准化制定和品牌创建,拓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持续增资扩产,不断做大做强,引导工业企业积极组建研发机构,加大R&D经费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是加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特色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全面加快“创新强镇”建设。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建立技师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采用“名师带徒”等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依托市青年人才促进会平台,深化与莞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澳门青年联合会等港澳青年社团的合作,加强与港澳有关创业就业信息平台的对接。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就业、居住、税收服务、科研资助、教育、医疗、通关便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四是深度参与对接湾区创新。依托大湾区东部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大湾区和湾区东部的装备制造业前沿技术与优势产业,积极对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广州知识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为重点,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空间、搭建创新平台,形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新高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大湾区金融资本加大对常平产业创新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三)持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宜业宜商宜居标杆镇
一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行走常平”“洁净城市活动日”专项行动,常态化整治城市“六乱”,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提升“路长制”“河长制”“网格长制”“站(所)长制”治理模式,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着力构建全民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监管和快速处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执法力量下沉农村,安排工作人员驻守各村,提高城乡管理效能,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力治理交通拥堵,加强重要节点动态监测和治理。坚持“两违”打击“零容忍”,确保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严厉打击非法堆填土行为,分类分步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开展“添花增彩”专项行动,建设30个街头小景,高水平推进屋厦片区“15分钟优质生活圈”建设。
二是全力开展品质交通攻坚。加快推进镇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场所,新建中元街停车场,新增路外停车位,建筑配建停车位,电子警察联网建设,新增严管路,停车设施专项普查和规划研究,行车、停车秩序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推动构建连续、立体步行系统。完善市镇联动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化、标准化综合治理,实施城市面貌提升计划和市政设施翻新工程,突出对城市市政设施的高标准规划,全面提升城市面貌。
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改造交通环境,推动东莞东火车站、常平火车站、莞惠城轨常平东站、新汽车客运站一体化路网的快捷对接,加快形成新的常平大通道。全力支持莞番高速等战略意义重大、需求迫切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黄泥塘互通至桥头段、黄泥塘互通至常平西等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推动环莞快速路三期建设、口岸大道至环莞快速路三期联络线建设,开展拥挤通道改造扩容和升级改造,畅通公路主通道。启动3号线常平车辆段盖下工程方案专题研究工作。加快建设环常快速交通网,积极协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交通团队研究新公常路、桥沥路、常东路延长线等重大交通项目,提高路网便捷性和衔接转换效率。
四是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效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设5G宽带城市,高质量建设5G网络,积极推动《东莞市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在常平落地,到2025年累计建成5G通信基站1345个,实现5G网络全镇覆盖。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完成千兆宽带对家庭和重点区域的基本覆盖,实现农村光网的全覆盖。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网集成融合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节点和平台,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智能、共享”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四)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城两区六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是统筹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全力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以科学规划引领推动土地统筹、挖掘空间潜力。统筹划定规划管检底线,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加快推进常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底线约束,优先保障生态安全,合理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与通道。综合考虑区位环境、产业布局和综合交通网络等要素,科学划分区域功能布局。高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以重点发展区域作为产业和人口主要承载区,集约布局高端低碳产业空间,强化统筹开发利用力度、挖掘其他区域发展潜力和优势,科学统筹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体系,打造高品质居住室间和生态空间。大力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利用“工改工”政策,加快旧楼盘、旧村、旧厂房的拆建改造,加大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大力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开展专项研究规划,提升楼宇品质和管理水平。重点推进朗贝村、袁山贝村、金美旧村等城市更新项目。提升留用地利用效率,严格落实新增征地主体项目和留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拆、统一供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推进留用地集中落地,加强留用地连片集中开发利用,引导统筹布局。探索开展经济发展留用地产业引导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推进落实耕地整理,把解决我镇耕地保有量不足的问题纳入重要议程,及时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并将土地整治经费纳入年度预算,通过工程手段将相对集中连片、条件较好的地块整理为耕地,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